川普果然是川普,尚未就任总统就演出惊悚剧。他近期连串极具针对性的发言,从买加拿大到不惜动用武力取得格陵兰及巴拿马运河,还扬言将墨西哥湾改名为「美洲湾」,不禁令人怀疑:谁才是他心中的真正敌人?怎么还没进白宫,就先对盟友下重手?
虽说美国真动手的机率低,咸认这是川普亟欲各国臣服的恫吓手段,最后却可能弄巧成拙。川普第一任期的国安顾问波顿就点明,武力强取格陵兰,「恐合理化习近平和普丁的扩张野心」。再加上外媒报导川普心腹、世界首富马斯克积极介入部分欧洲国家内政,势将加深西方民主国家与美国的嫌隙。
应该说,多数传统盟国乐意与美国合作,但绝非是在川普的专断独行下进行。更重要的是,当马斯克高谈阔论、甚至意图公然干预欧洲政治时,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意默默吞下去,丹麦、挪威及英国等,都驳斥此等无理言行。
保守派倾向的《纽约邮报》近日就赋予川普主义新诠释,取其名的首个字母与「门罗主义」结合成「唐罗主义」(Donroe Doctrine),亦即恢復美国在西半球不可撼动的帝国霸业,吓阻足以威胁美国的任何潜在敌对势力。然而,川普无差别地以提高关税方式恫吓各国,尚未就任先向盟友动手,才是造成各国焦虑感上升的主因。
事实上,有了前次经验,多国政府其实都把焦点摆在关注川普的实际行为,而不是他说的话。即便如此,各国仍担忧这种浮夸甚至是虚张声势的言行是否代表了未来4年的美国政策走向,抑或是要打造以川普为中心的全新对外互动模式,放弃过往的对等同盟关系。
美国全球政治风险谘询公司「欧亚集团」今年初发布2025风险评估报告,其中3项十大风险都跟川普有关,包括唐规则、美中决裂、川普经济学。该报告就点出,当川普没有意愿继续(或消极)领导现行国际体系时,将导致国际社会重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导致地缘政治更加不稳。当然,川普的孤立主义倾向也可能鼓励习近平和普丁採取更冒险策略扩大势力版图。
各国皆能理解川普亟欲优先照顾美国利益的想法,唯不能苟同他动辄把关税当成胁迫各国就范的作法。基本上,拜登政府在过去4年推进的民主同盟已逐渐成形,也颇获好评,多半认为各国应维持与习近平和普丁的对话管道,避免回到壁垒分明的冷战对抗。现在,拜登将交棒给川普,他是否愿意延续现有同盟机制,还是打掉重练,不仅中共及俄罗斯都在研拟应对之策,各国也无不预作准备,寄望将惊奇和风险降到最低。
(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