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进党点燃全台大罢免烽火之际,教育部长郑英耀突然宣布,禁止台湾大专校院与大陆的华侨大学、广州暨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且学歷不再获採认。此举不仅加剧两岸对立,更会限缩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机会,原本应加强跨国学术交流的教育部,部长竟抢当反中急先锋,将学术自由彻底政治化。
郑英耀表示,上述3所大学隶属于中国统战部,台湾的高中生如果要读这些学校,这是学生的权利,但教育部未来不会採认其学歷。这话听起来颇有既视感,新冠疫情严峻时,疫情指挥官陈时中宣布禁止「小明」(陆配子女)返台,指「自己选择的国籍,自己承担」。这在在印证民进党政府反中无极限,人权与教育都可以牺牲。
郑英耀更端出棍棒,警告各大学如违反禁止交流的规定,将课责扣减奖补助款。奖补助款是各大专校院提升教学品质的主要财源,更是私立大学更新软硬体教学设施最重要的经费,教长无视学术自由是高教不可侵犯的领域,粗糙的用钱锁喉,逼各大专院校做政治表态、只能迎合执政党的抗中保台政策,学术界恐怕敢怒不敢言。
赖清德就职总统近10个月,施政一事无成,对外面对国际骤变情势不知无措,只能高举抗中保台大旗、一味迎合美国总统川普的需索;对内则激化政党恶斗,为求国会席次翻盘发动大罢免,不断制造仇恨、撕裂社会。显然,赖清德深信2026县市长选战及2028竞选连任总统,「抗中保台」仍是民进党的王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赖清德就职即抛出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反中旗帜鲜明,因此各部会的施政思维就是阻绝两岸交流。例如观光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开放陆客来台观光至关重要,但陆委会最近想方设法驳回大陆观光踩线团来台,并附加「经小两会讨论」的条件,增加两岸观光交流的严重阻碍,摆明逢中必反。
至于扮演推广两岸文化交流重要角色的中华文化总会,近日也跟进反中步调改选执行委员,把前立法院长王金平拉下马,改由抗中保台大将曹兴诚上榜,显见文总已沦为民进党推动政治宣传与反中操作的工具。也难怪领衔罢免国民党立委徐巧芯的曹兴诚,被名嘴踢爆与大陆嫩三的婚外情时,第一时间的回应竟是「大罢免一定会成功」。
从官方组织到民间团体,处处可见抗中保台的阴影,大氛围影响所及,连原本应是多元、自由思想的大学校园民主也被政治劫持。台大社科院学生会长只因去年接待大陆高校师生访团就遭罢免,绿营侧翼一致叫好,立委王定宇也附和,把学生自治活动定义为「成功罢免第一响」,激化年轻世代的政治对立。
邀请陆生访问团来台的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有感而发指出,台大社科院学生会长罢免事件是政治势力渗透校园,将推动两岸交流的人士视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靶子。可嘆的是,如今连教育部长都站上抗中保台第一线,不惜摧毁台湾与大陆的学术桥梁,这一连串民进党无限上纲的反中政策,最终毁掉的将是台湾的未来!
(作者为大学教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