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空军1架勇鹰高教机因双发动机失效坠海于志航基地东北方海域,飞行员林玮少校跳伞获救。空军司令部承认,事发时飞机上动力全部丧失,供电系统和备援系统全部失效,原因还要后续调查。

由于失事的是战机、而非民航机,除了其它常规失事原因,我们不能忘了排查战机遭到攻击的可能,特别是遭到电磁波攻击。

飞机失事常规原因

一般飞机失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航班密度大、机场超负荷运作、空中交通管制问题、飞行员疲劳、天气和环境因素、装备老化和维护不足、新型号飞机例如波音737-MAX和F-35存在设计缺陷和生产质量问题、高强度军事行动导致飞行员过度疲劳、新技术风险例如V-22鱼鹰因技术整合复杂导致稳定性问题等等。

空军这架编号1130勇鹰高教机去年6月出厂,仅飞了183小时就失事,引发各界关注,空军不排除遭到鸟击,下令停飞同型机做天安特检。

美国空军实力全世界第一,但平均机龄却高达37年,再加上这些战机超龄服役、飞行员超时服勤、管理体系腐败、能力不足的机修人员,导致保养维修不到位,在适当时机、适当地点必然发生空难。美国空军尚且如此,对于1架机龄还不到1年的战机而言,双发动机与供电系统同时失效,显得太莫名其妙了。

除了常规失事原因,我们还必须联想其它可能原因:如果被解放军微波武器攻击了呢?这并非不可能,本人认为,不但勇鹰遭到电磁攻击,连美军战机都可能如此。

微波武器对人体的影响

微波就是一种电磁波,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波长从1米到1毫米。微波具有穿透、反射和吸收的特性,对于玻璃、塑胶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则会吸收微波而使其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空军应该询问飞行员林玮,在发现发动机和供电设备故障时,身体有什么不正常感觉?按照微波特性,对于人体第一个影响就是热效应,林玮应该觉得身体局部或全身温度升高,严重的还会产生皮肤灼伤、深层组织损伤、眼睛损伤。

其次,微波会刺激人体神经与肌肉,使飞行员感到皮肤刺痛与不适、肌肉痉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异常、内分泌紊乱、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准升高,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免疫系统抑制等等。

最后,微波武器还可能影响飞行员心理与行为,使其产生恐慌与焦虑,或者突发的不明疼痛或环境中所可能引发的心理创伤。在行为方面,可能干扰飞行员前庭系统,使其产生眩晕或平衡失调。

想像一下,如果把我们的手放进微波炉里面,手内的体液与血液都会被微波「烤乾」,人还会好过吗?如果林玮对于微波的感觉「有」、但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这么说,解放军其实没对林玮下重手;如果完全没有感觉,那就老老实实的排查各种因素吧!

微波怎么干扰发动机?

想要以微波攻击某个目标,它的功率必须非常大;例如解放军052D与055驱逐舰就整合了所有电磁信号为一体,至少舰上4面大盾除了是4面相位阵列雷达之外,它还是4个大型微波武器。只要T/R元件集中朝着目标(例如勇鹰)射去,必然产生微波效应。

微波武器又称为「电磁脉衝武器」,是用来干扰破坏敌人电子设备元件的大杀器。假设在勇鹰附近有1艘055驱逐舰,它向勇鹰发射极强的电磁信号,使得勇鹰机上某些电线像「天线」一样接收信号,导致发动机电脑控制系统(FADEC)误读数据。

首先,发动机电脑误以为转速过高而自动减少加油,类似汽车油门突然卡住,即使飞行员再怎么加油也使不上劲。其次,温度感测器可能显示虚假高温,触发保护性停机。最后可能是电源线路,杂波使得供电不稳,导致电脑重启。

微波武器进展神速,特别是在大功率、小型化方面,使得微波武器体积大幅缩小,可以安装在许多平台之上,甚至于地面部队都配备了小型微波武器。根据《南华早报》报导,中国已研制出小型化高功率微波武器,足以毁灭无人机、战机,甚至卫星内之晶片。

中国的微波武器(相位阵列雷达)技术已经烂大街了,雷射技术也是如此,不但可以装在卡车之上,当然也可以装在卫星之上。

安装在卫星的微波武器

微波武器的主要用途包括:打击低轨道卫星、干扰与猎杀蜂群无人机、攻击军用飞机上的精密电子设备。

然而,在卫星上安装微波武器有几个技术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是能源与功率。微波武器在瞬间释放高功率能量(可能达兆瓦级),而卫星能源主要依赖太阳能板和小型核电池,储能系统容量有限。目前卫星平台可能难以持续支援此类高能耗武器,尤其是多次使用。

其次是散热问题。高功率微波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在太空环境中散热困难,需依赖辐射冷却,可能限制武器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间。

最后是定向精度与天线尺寸。微波波长较长(厘米至毫米级),需要较大型天线以提高其指向性。例如攻击1000公里外的目标可能需要数10米半径的天线,而卫星尺寸和发射负载无法做到这点。缩小相位阵列技术是个方法,但可能牺牲功率和射程。

无论在太空的限制有多大,总之,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光是想到在太空中部署蜂群微波武器蜂群卫星、加上AI指挥官,就觉得未来距离台湾越来越远了。

微波武器射程有多远?

综合整理大陆军事网站资讯,我们把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三国微波武器在实战中能够针对的目标类型、探测距离、杀伤距离、频率选择、功率要求如下图所示:

注:

1. 美国微波武器射程:35Km(摧毁无人机电子系统)。

2. 俄罗斯宣称射程:150Km(对抗预警机雷达)。

3. 中国微波武器试验系统射程:100Km。

结论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战术级微波武器的有效射程大约在10到150公里之间,战略级系统正在向1000公里,但需配合中继平台。

微波武器不是科幻小说里面才有的武器,它已经事实存在了。正当我们还在调查勇鹰失事原因之际,本文提醒空军当局不要忘了微波武器这个选项。如果事后发现勇鹰发动机真的被解放军微波武器干扰,那么事情就大条了。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法国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 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中天新闻网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微波武器 #飞行员 #勇鹰 #卫星 #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