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产动画电影《哪咤之魔童闹海》春节上映,截至2月17日晚间7点17分,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6.71亿美元,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9名,且还在持续飙高中。倘若挑战影史票房纪录成为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目标,则打破全球「票房最高」电影《阿凡达》的29亿美元,并非不可能。这其实也预告了一件事─中国世纪已然来临。

从去年《黑神话‧悟空》游戏到今年《哪咤之魔童闹海》电影的轰动,验证了一件事,即中国软实力已逐步追上硬实力。可见的未来,不但高铁、无人机等硬体制造中国是世界第一,就算是影视、音乐、时尚、品牌等综合实力的表现,中国也将与欧美各国比肩、进而超越。《哪咤之魔童闹海》即使拿下影史票房冠军,也只是开端,未来类似的惊奇必将成为日常。原因如下:

一、制度:动画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剧本就是制作。《哪咤2》花了五年时间,动用138个精英团队倾力制作,打造全新的角色模组结构,视觉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这样不计成本的人力物力支出,绝非资本主义的思维,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却是应然。且《哪咤之魔童闹海》建立的成功模式,未来可以复制在各影视游戏领域,加快创新领先的脚步。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却是万万不行的。

二、文化:神话题材最能跨越种族及国界,深入人心,如魔戒及哈利波特。但凭空虚构一个神话体系,绝非易事,所以魔戒、哈利波特都有北欧、希腊神话的元素。中国完全不缺这方面的素材,《山海经》塑造了各种山精水怪的形象,《封神榜》融合了史实和神话,《西游记》创造了性格鲜明的神魔…等。只要有慧眼和妙手,就可以打造出中国丰富多元的神话世界,发展出各种影视游戏与产业,甚至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言者。

三、人才:大陆大学毕业生一年破千万,所以每个特殊领域都能吸纳到人才,影视也不例外。加上川普祭出科技战,拟卡住中国的AI与半导体发展,却也促使中国倾国家之力,扶植产业发展,吸引大量人才投入。大量且优秀的人力,本就是开发原创动画、改造动画技术风格最重要的资源,光看人才的基本盘,世界各国都瞠乎其后。

但此刻回眸台湾,却委实令人忧心。六十年代起,华语歌坛便是台湾歌手的天下。慎芝主持的《群星会》开启了电视歌唱节目时代;陶晓清主持《中广热门音乐》介绍西洋流行音乐,影响所及,培养了校园歌手并开始创作校园歌曲。整个七八十年代,台北拓展并保持了其华语流行音乐中心的地位。1987年戒严令解除,台湾歌手开始往中国大陆扩展事业,邓丽君等人演唱的华语流行音乐风靡一时,并在年轻知识份子「新启蒙运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千禧年后周杰伦加上方文山,更以独有的创作及演唱风格影响了新世纪的华语乐坛。影视事业也是如此。《流星花园》红遍亚洲,琼瑶电视剧也大受欢迎,制作团队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各层面深深影响大陆。但回顾当前台湾影视乐坛的贫乏,昔日辉煌如今安在?

不可讳言,台湾曾经的软实力肇基于深厚的中华文化,而20年来民进党偏偏用「在地化」狭隘了台湾文化。教育去古文,如此;文化去中,如此。但污蔑及谎言哪成就得了深厚?于是,台湾软实力当然逐步浅薄贫乏,面对大陆影视音乐的蓬勃发展,别说领先,早就快看不见车尾灯了。

《哪咤1》有一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正是中华文化「人本」思想的核心精神。「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五千年歷史证明,任何打压与横逆,都只是激发潜能的助力。未来回首前尘,从拜登的无影手到川普的七杀拳,其实都是对中华民族的祝福。崛起前有黑暗也有机会,台湾,你将何去何从?

(作者为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中国 #台湾 #软实力 #哪咤之魔童闹海 #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