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价值,持续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而这也令人产生两点疑虑:台湾除了着名的半导体产业之外,是否还拥有其他可资利用的战略资产?如果台湾不仅仅依靠半导体,是否能以其他方式展现我们的价值?
一、半导体:实质硬牌的优势
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无疑是我们手中的王牌。据统计,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的市占率约为54%,并在5奈米与3奈米等先进制程技术上领先全球,这充分展现出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不仅是一项经济成就,更象徵着科技与创新的实力。在国际政治与大国博弈中,我们本可运用这一优势与北京进行谈判,使华盛顿不得不重新审视台湾的战略角色。
此外,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透过《晶片法案》(CHIPS Act)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但在核心技术与供应链上仍高度依赖台湾;欧盟亦不断寻求与台湾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合作。这些现实案例进一步凸显出台湾硬实力的关键性。然而,我们仍需深入思考:这样的硬实力能否在实际外交与国家安全层面,转化为更大的自主性与谈判优势?
二、民主自由:理念之上的软实力
相较于半导体的具体与可量化的实力,民主自由则显得较为抽象。然而,台湾正是凭藉着这一民主价值,在国际社会中赢得广泛支持。举例来说,COVID-19疫情期间,台湾以透明治理与高效防疫成效获得国际讚誉;与此同时,台湾与立陶宛在民主理念驱动下的合作,设立代表处等,均为我们争取国际认同提供有力证明。
或许民主自由仅是虚无的理念,但此软实力在长期的国际舆论与价值共鸣中,却成为台湾抗衡专制体系的重要筹码。这一点反映「台湾」能够站在国际「第一线」,对抗专制独裁势力的歷史沉淀与国家意志中。然而,如何将这种软实力转化为实际的国家利益,并与半导体的硬实力形成互补,仍是一大考验。
三、平衡两手牌的抉择
台湾可以通过整合半导体这一硬实力,与民主自由所代表的软实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民主晶片」品牌。这一品牌不仅彰显台湾在尖端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体现出其作为民主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拥有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价值。这种跨领域的策略,不仅能提升台湾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同时也为外交谈判提供更为坚实的筹码,有助于在面对国际政治博弈时,争取更多主动权与安全保障。
然而,回到最初的疑问,台湾是否还拥有除半导体之外其他能够形成战略价值的产业?目前看来,半导体是台湾最为明显且关键的战略资产。如果台湾缺乏其他具有同等战略意义的产业,那么在经济和军事上过分依赖美国及其盟友,将可能削弱并降低自主性,并使台湾在地缘政治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台湾必须积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减少对单一产业和外部依赖,以确保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保持长远的竞争力与谈判主动权。
台湾的未来战略,绝非单一筹码所能决定。诚如前述,更能直观感受到半导体与民主自由各自所蕴含的巨大潜力;而提出具体策略,则为如何转化这些优势提供可操作的方向;深化对过分依赖风险的反思,则提醒在多元化发展中必须谨慎前行。唯有当半导体的硬实力,与民主自由的软实力相互辅助、共同构筑坚实的战略支柱时,台湾才能真正立于国际政治的制高点,走出一条既符合国家利益,又不失自主精神的发展道路。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