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民主党与台湾的国民党,虽处于不同国家,但其在政治的失败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民主党在川普强势回归后显得毫无章法,而台湾国民党在大罢免行动中则完全丧失战略优势。这两个政党的现况反映出当前政治生态的改变,若不正视挑战,将难以在新的政治环境中存活。
美国民主党在川普连任后,陷入一片混乱。在对川普的国会演说的回应中,民主党内部的分裂表露无遗,从无效的女性议员粉色抗议服装,到分歧的回应策略,都突显了该党在面对川普时的无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民主党的领导层似乎无法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川普上任后短短十天内签署的行政命令比前任总统百日内还多,这种「震撼与敬畏」战术让民主党始终跟不上节奏。参议院民主党人甚至无法决定应该专注于哪个问题,从政府支出的冻结到移民政策,他们的战略混乱让共和党得以掌握话语权。
民主党最大问题在于未能有效动员支持者,甚至让基层选民感到无力与沮丧。当川普夸耀自己的「歷史性胜选」时,民主党却连自己的影响力都质疑。川普政府以极快的速度推行政策,而民主党「还在打上周的仗」。这种无法适应新政治生态的迟钝,使得民主党不仅在立法上束手无策,甚至在民意战场上逐渐失去优势。
与美国民主党类似,台湾国民党在大罢免行动中也暴露了其战略与执行能力的缺陷。国民党在大罢免第一阶段的成案数目前为「0」,所有被罢免成案的都是国民党立委,而国民党原本锁定的17名民进党立委,却没有一个达标。这样的结果不仅让支持者大失所望,更让外界质疑国民党的战力。
国民党最大的失败在于其「以罢制罢」策略的执行不力,虽然他们原本希望透过修法来提高罢免门槛,但却未考虑到「本法修正施行前已发布选举公告之选举,仍适用修正前之规定」,导致民进党能够以旧法发动罢免。而当罢免行动展开后,国民党内部却无法组织有效的连署运动,不少地方负责人甚至否认自己是领衔人,基层党部的运作能力几近崩溃。
更糟糕的是,国民党中央对于这场战役的态度暧昧不明。朱立伦主席虽然口头上强调要支持罢免行动,但实际上却将责任推给地方组织,而地方则因缺乏资源与动力而无法推动行动。这种「中央不积极、地方没动力」的状态,让国民党的罢免策略完全破功,也让民进党能够轻易取得优势。
无论是美国民主党还是台湾国民党,两者的困境有几个共同点,包括缺乏有效的领导力与战略规划、无法有效动员支持者和无法适应新的政治环境。两个在野党若想摆脱困境,唯有积极改变与适应新的政治现实。民主党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有效凝聚选民的领导人,并制定清晰的政策与战略,才能有效挑战川普的政治影响力。而国民党则需要加强领导力、组织动员能力和更重要的论述能力,才能够感动选民并有效推动政治行动,否则终将沦为无法抗衡民进党的次要政党。(作者为全球品牌创新永续协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