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Donald Trump)在2025年3月3日宣布暂停对乌克兰援助的决定,凸显了他对「美国优先」和避免「战争无底洞」的执着。同日,他与台积电(TSMC)联合宣布一项重大投资计画,计画未来4年内加码扩展美国境内半导体制造能力。此举强化了川普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并间接影响其对海外军事义务的态度。他曾公开质疑为何美国要为「遥远的战争」付出代价,这一立场不仅影响了他对乌俄战争的态度,也为我们推测他在台海战争爆发时的可能反应提供了线索。台海战争若发生,将涉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衝突,美国作为台湾的关键盟友,其角色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川普在台海战争中的可能立场,并分析其对美国、台湾、中国大陆及全球格局的潜在影响,特别关注此投资计画对台湾「硅盾」失去的影响。
川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根植于他对「美国优先」的执着。他认为美国不应为「遥远的战争」付出过多代价,并将对乌克兰的援助视为「无底洞」。根据《纽约时报》报导,他在2025年2月28日与泽伦斯基的会面中,公开批评其对美国数百亿美元援助缺乏感恩,并威胁「要么谈判,要么我们走人」。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重新定位,强调国家利益与经济考量胜于盟友义务。
这种立场可能直接影响他在台海战争中的态度。他曾在2024年竞选期间表示,美国应避免卷入不必要的海外衝突,并要求盟友承担更多责任。在台海问题上,他可能质疑美国为何要为台湾这场「遥远的战争」承担风险,尤其考虑到与中国大陆对抗的巨大代价。他倾向于透过经济与外交手段施压,而非直接军事介入,与台积电的合作更强化了这一倾向。
川普的「交易」思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他在2018年对中国大陆发动贸易战,成功迫使其做出部分让步,显示他擅长利用经济杠杆。在台海问题上,他可能採取类似手法,例如加强对中国大陆的制裁,或透过谈判寻求妥协,避免美国卷入战争。他的立场与其团队的观点一致,例如其提名的国防部政策次长柯伯吉(Elbridge Colby)也强调盟友应提升自我防卫能力。
川普对国际承诺的模糊态度进一步加深了不确定性。他在多次公开场合表示,他与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保持良好关系,并称其为「强人」。这种个人外交可能促使他寻求与中国大陆的对话,而非直接对抗,影响其对台海危机的应对方式。
长期以来,台湾在「倚美抗中」政策下,将美国视为保护伞,寄望其在台海衝突中提供军事支持。然而,川普对「遥远的战争」的反感显示美国的支持可能不再可靠。根据自由时报2025年3月5日报导,川普提名的国防部政策次长柯伯吉在2025年3月4日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他对台湾国会近期删减军费「深感不安」,建议台湾国防预算应提升至GDP的10%,以有效吓阻中国大陆入侵。若按此标准,以2025年台湾GDP约26兆新台币估算,国防支出将达2.6兆,占中央政府总预算逾80%,这在非战争时期几乎不可行,凸显台湾在美国压力下的财政与政治困境。
川普可能会要求台湾承担更多责任。他在乌克兰问题上曾要求泽伦斯基「自己解决问题」,类似的态度可能出现在台海危机中。他或许会敦促台湾增加对美军购、提升军事准备,以减轻美国负担,并认为美国不会承担盟友不愿尽力的风险。同时,他的「交易」思维可能将台湾作为与中国大陆谈判的筹码,例如透过经济让步换取中国大陆放弃对台动武,这让台湾在美中博弈中处于被动。
此外,台积电生产重心转向美国的计画可能削弱台湾的「硅盾」——即其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核心的战略地位。过去,台湾凭藉台积电的技术优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的重要筹码。然而,若生产能力逐步迁移至美国,台湾可能失去这一经济与军事保护屏障,降低美国保护台湾的意愿。中国大陆或许会将此视为美国「战略放弃」的信号,进而加速对台行动。虽然台湾近年防卫能力有所提升,例如增加国防预算与军事训练,但若「硅盾」消失,其独立抵御全面衝突的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面对川普的立场转变及「硅盾」可能丧失的风险,台湾需放弃一味倚赖美国的思维,转而寻求务实策略。放弃意识形态的对立,恢復两岸交流,是稳定台海和平的关键。长期以来,两岸因意识形态分歧而关系紧张,川普的不确定态度及台积电生产转移进一步凸显了这种策略的局限性。若美国支持减弱,台湾或许需要在压力下主动与中国大陆对话,这是一个现实选择。
恢復两岸交流的路径包括经济与文化层面。经济上,两岸可透过贸易合作、投资和技术交流重建互信,例如台湾半导体产业与中国大陆市场的互补性(即使部分生产迁至美国,仍可保留技术合作空间)可创造双赢。文化与民间交流则能促进理解,例如恢復旅游、学生交换和文化活动,降低敌意,为和平对话奠基。这些措施可缓解外部压力,寻求更平衡的策略。
台湾同时应提升自我防卫能力与国际支持。加强军事准备、推动国防自主,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必要手段,例如国造武器研发与军事训练。虽然大幅增至GDP 10%的军费难以实现,但适度提升国防能力仍是必要。此外,透过参与国际组织、深化与日本、澳洲等国的合作,台湾可扩大国际影响力,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川普在台海局势未来发展中的可能态度,源于其对「战争无底洞」、「不打遥远的战争」与「美国优先」的坚持。他或许会避免直接军事介入,转而要求台湾增强自身防卫,并寻求与中国大陆妥协。台积电生产重心转向美国的计画可能导致台湾「硅盾」丧失,增加其战略脆弱性。这对台湾构成挑战:过度倚赖美国的「倚美谋独」策略面临崩溃,迫使其转换思维。放弃意识形态对立,恢復两岸交流,採取多元应对策略并提升自我防卫能力,是稳定台海和平的务实之道。川普的「交易艺术」能否避免衝突,抑或加剧台湾孤立,仍待观察,但台湾主动作为与国际合作将是关键。
(作者为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任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中天新闻网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