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总统近日为因应美国总统川普宣布的「对等关税」计画,召开国安高层会议后,宣布未来三大工作,包含编列特别预算,让国防预算达GDP3%以上,以此先应对川普曾认为台湾国防支出应提高到GDP的10%的说法,还有「推动国安法制改革防治统战」以及「持续推动『立足台湾,布局全球』的经贸战略,并和友盟国家打造全球民主供应链」。而随后,根据路透社报导,台湾正考虑向美国採购金额介于70亿至100亿美元的军武,期盼能在面对中国大陆对台以军事施压时,也获得美方支持。

政府的大动作「亲美」礼包不止于此。当赖总统认为,台湾在经贸上要打造全球民主供应链时,川普踩着「美国优先」、「金钱利益至上」,加上强权优势的步伐,无差别的以关税施压各国,并持续称台湾抢走美国晶片生意,不仅要求台积电供应链迁至美国,甚至传出美国政府其实意在让台积电技术入股,携手、管理英特尔(Intel),彷佛以此实践「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川普回归美国本位主义,并以睥睨之姿搅毁「贸易全球化」秩序,让民进党政府时常将台积电称作「护国神山」、「硅盾」,以面对中国大陆併吞威胁。如今美国的行径,套一句电影《投名状》的台词「抢钱、抢粮、抢娘们」,这才是併吞、掠夺。

政府面对美国的施压,却无法如同面对中国大陆一般喊话「要对等尊严、不设前提进行健康有序交流」,实际对陆有满满预设前提,不论是两岸学生交流、网红赴陆旅游以及双城论坛,总是以「统战」理由拒绝交流,并向人民施以「抗中」、「恐中」情绪,赖总统甚至希望台美之间能加强关键及创新科技的合作,一起打造「非红供应链」。对美、对陆标准不一让人民不解之外,在地缘政治上的「台湾尚勇」,原来是有选择性的表露。

赖总统不愿面对台积电的困境,只为了「抗中」而对美国献礼,却不知是否真能「保台」。过去民进党认为,两岸经贸不该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与中国大陆「去风险」,如今向美国状似输诚,只为「抗中」,又把国家、台湾企业的利益放哪儿?不仅大规模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不仅要丢了「硅盾」,还要变成「盘子」?德国前总理梅克尔在回忆录《自由》中,曾向教宗方济各询问如何与川普打交道时,教宗以「折弯、折弯、再折弯,但要确保不会折断」,赖政府或许该思考这其中深意。

向来与台湾关系友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印太计画主任葛来仪,日前据《纽约时报》报导,认为「台湾只是说服自己,台湾与美国关系良好」、「但川普的言论让台湾警觉到,他们其实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葛来仪的直白评论,正好为赖政府近日频频对美示好的行为,做了很好的解释。

对外,政府对「抗中」、「亲美」欲罢不能,对内的政治竞争或斗争,也正在上演无差别罢免立委之「欲罢不能」,当家执政不仅先喊出罢免在野党立委,近日为因应大罢免,赖清德总统以民进党主席身分将推动「顾好立委」专案,但国家现在真正需要的是,面对美、中两强权博弈,「顾好国家」才是执政者应当的作为,对内不应沉溺于权力斗争,对外应认清,川普对美是否会出兵捍卫台湾曾言,台湾距离美国1.4万公里,距大陆仅161公里的现实,因此才要求台湾增加国防预算,对照近日美国国务院更新官网美台关系现况内容,除了删除「不支持台独」等字,还新增「两岸分歧应由和平方式解决,不受到胁迫,且由两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法」。即使仍重申美对台态度未变,但用意似乎不仅对陆叫阵,戳戳这个为大陆核心利益的核心问题,同时对台也塑造美台友好的「错觉」,让台以为美是与陆保持距离,实际意涵却是提醒两岸问题就是「你们(两岸)自己的事」,美向台售军武,仅是符合「美国利益」而已。

因此,政府应谨慎面对世界局势在狂人川普主宰下,恐愈往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说的状况:「强者可行其所能行,弱者受其所必须受。」(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the weak suffer what they must.),因此,台湾恐不是「棋手」而是「菜单」,而如何不被「折断」?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国务卿艾奇逊曾说「身为领导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让自我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期望赖总统、赖主席,能放下对在野党的杀伐斗争,放下成见与意识形态,以苍生为念,团结国家,一致对外。

(作者为文字工作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台湾 #川普 #中国大陆 #赖总统 #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