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瑞坚将军大作《金门兵事史话:中华民国38至43年》,范畴自1949年至1954年,全书约36万字。战史专家李福井先生形容郑将军专书「开金门战史系统性、全面性与完整性的研究先河」;该书共18章,瑞坚兄尽心费时写了1741个注释,以还原真相。

瑞坚兄于1954年出生在金门县金沙镇,1972年省立金门高中毕业时并考取政战学校第22期,1976年毕业后,成为中尉政战军官。被推荐进入高阶专业单位深造,例如陆军学院、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

《金门兵事史话》作者郑瑞坚将军。(作者范佐双提供)
《金门兵事史话》作者郑瑞坚将军。(作者范佐双提供)

曾任六军团政战主任、联勤补给署主任、政战学校总教官、航特部少将主任。2005年调金防部政战主任、2008年总政战局副局长、2009年晋升中将执行官。2012年元月1日解甲归田,结束40年军旅生涯。

瑞坚兄大作第10章第6节描写感动不少读者同情共感,「为了悼念为国捐躯40、45师官兵,建请有关单位能够一视同仁,比照第11师31团阵亡将士的方式入祀太武山公墓忠烈祠,以慰成仁取义的英魂,并供后人及其家属缅怀追思。」

没有大、小嶝战役就没有日后惊人战果的古寧头大捷,虽然大、小嶝战役蒙受重大牺牲,但却使共军欲图同时进犯厦门、金门的妄想,为之破灭。当时却传说40及45两师未参战;阵亡将士,将近74年无人祭拜过。

为此,施志胜、曾德堂与笔者3人协力于2024年春,分别向国防部、内政部及退辅会首长投书建议比照11师31团牺牲将士的方式,入祀金门太武山忠烈祠。2024年3月蒙邱国正部长核准:金门李指挥官担任主祭官,向大、小嶝岛阵亡将士献上崇高敬意。其中千头万绪,经瑞坚兄撰书、剖析,日月奔走,才让忠烈英魂睽违逾73年,终能永享崇祀,为后世追念。

瑞坚兄发现古寧头战役牺牲的战士已入祀太武山忠烈祠,唯独漏大、小嶝岛阵亡将士,他就「穷追猛打」发辉辨识、查询功夫,最后抽丝剥茧才圆满解决。对文献存疑,必到国家图书馆及中研院查核,瑞坚兄不畏艰难,逐一加注,他力求周延的精神,令人嘆服。

(作者为桃园旅北同乡会荣誉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金门 #郑瑞坚 #忠烈祠 #阵亡将士 #太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