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两岸间的情报斗智犹如一场诡谲却又充满戏谑意味的「抓鬼游戏」。一边是大陆军方的高阶「鬼」,一边则是台湾军中基层「捉鬼队员」,各自上演着不同层次的间谍戏码。
近来台北地方法院,宣判一起涉及军中资料泄漏的案件,涉案者皆为基层官兵。他们利用手机翻拍机敏文书,像极了业余捉鬼人员,手忙脚乱地抓住一只「鬼影」便想藉此获利。这类操作,不仅暴露资通安全上的漏洞,更突显出一些官兵在利益面前,忽略军队严格保密规范的问题。正如同那些自制的捉鬼道具,缺乏专业训练与严密监控,结果只让「鬼」有机可乘,演变成一场闹剧般的抓鬼秀。
与台湾的「业余捉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陆最近传出的消息:一位被誉为「武统大将」的高阶将领,竟因涉嫌泄漏台海作战计画而遭「抓鬼」行动。这名高阶「鬼头」若真有此案,不仅使得其军中秘密战略计划面临重大风险,更揭露高层内部可能存在的政治清洗与权力斗争。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或许正是北京在调整军中权力结构时,为了清除不合时宜的「鬼」而採取的极端手段。这场高调的抓鬼游戏,无疑让外界感受到大陆军中那股不容忽视的严肃气息,即使戏谑的外衣难以掩盖背后的血泪沉重。
两岸在间谍活动上,各有各的「抓鬼」套路。台湾的基层捉鬼事件,更多反映出个人利益与监控漏洞问题;而大陆高阶将领的案件,则似乎涉及更深层次的权力斗争与军队整顿。正如同捉鬼游戏中,初学者往往只会被一些显而易见的「鬼」所困扰,而高手之间的对决,则充满了隐秘与危机。无论是谁失足,或是谁故意为之,这些「鬼」的出现都提醒我们,军中保密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不小心,整个战略体系都可能因此荡然无存。
虽然笔者以看似诙谐的方式,描述两岸的间谍活动与行为,但背后却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情报安全与军事政治问题。当「鬼」与「人」在这场游戏中互相试探、互相牵制,我们只能期盼无论是业余还是高手,都能在这场游戏中,保持对国家安全与军事纪律的最基本尊重。毕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左右全局的关键。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