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双重危机——外有美国对台加徵32%关税所带来的经贸衝击,内有立法院议事僵局与朝野对立加剧的政治乱象。国难当头,人民期待的是团结应对与务实解方。在这关键时刻,朝野政党都应回应民意,放下对立,提出可行政策与协商方案,共同为解决内外挑战寻找出路。
美国川普重返政坛,祭出强硬保护主义,对台产品课徵32%对等关税。这非仅是经济议题,更是国安警讯。外贸倚重美国的台湾,瞬间遭遇出口与股市双杀,国安基金紧急护盘可能都无法阻止股灾。这正是警钟长鸣的时刻,却也是检验执政者与民代格局的时机。
令人痛心的是,面对此等危机,立法院竟上演了荒腔走板的一幕。民进党不思共谋对策,反以恶意占领主席台、破坏议事程序为能事,阻挠朝野协商与经济应变法案的讨论。口口声声说要「顾民生」,实则将人民肚子饿的问题,抛诸脑后。难道国际关税危机来袭,解方是拉布条与高喊口号?
外交谈判方面,执政党更错失良机,先是误以为三兆赴美投资能换来贸易友谊,结果关税照样祭下;后又传出「由前总统蔡英文率团赴美谈判」的说法,企图以前政治领袖包装新危机。这不是外交,而是内销。真正的谈判,需要的是实质筹码、精准策略与跨党整合,而非政治怀旧。
我们要问:为何早在美国政坛保护主义声音高涨之际,政府却毫无预警与应对?为何在企业界忧心出口困局之时,执政党却忙于发动罢免、将国会变成选举操作的延长线?我们不是没有机会,但我们正在浪费机会,把宝贵的国家治理时刻,消耗在对立与斗争之中。
此刻的台湾,最该思考的是三件事:
第一,停止内斗,集中对外。面对美方压力,朝野应设立「关税谈判特别委员会」,集结产官学界力量,快速回应、积极布局。执政党若无法放下意图翻转政局的大罢免算计,那就该让位给有能力与美交涉者主导。
第二,顾经济优先,佛祖其次。政治神主牌无法挡关税,派系斗争无法救就业。当人民工作饭碗不保,谁还管你是挺谁不挺谁?若不能先顾肚子,再谈信仰,终将两头落空。
第三,提前准备下一波经济风暴。此次关税只是开端,未来中美对抗升温、全球地缘政经风险升高,我国必须加速产业转型、拓展多元市场,降低对美高度依赖。同时重启与CPTPP、RCEP等多边平台接轨的努力,才能稳住经济命脉。
民进党作为执政一方,有责任主导稳定局势、提出有效策略,而非任由议事失序、分散社会焦点。国民党近来在问政表现与政策主张方面逐步展现企图,若能持续深化论述、凝聚民意,将有助于推动「务实问政」,带动台湾政治回归理性与建设。
当前台湾正处于经济与政局双重压力下,社会所需的不是更多口号,而是一点理性与谦卑。面对经济暴风眼,执政团队应以稳健施政为重,避免再以对立操作罢免火上加油。在野力量若能坚守民生优先、理性监督的角色,也将成为此时局中珍贵的稳定力量。毕竟,这场大火烧的不是某个政党的支持率,而是2300万人的生活。
(作者为前立法院法制局局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