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两岸採取高关税的策略看来是不可逆的,但由于两岸战队不同、量体不同,使得美国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採取不同的策略,当然两岸自然也有不同的回应及因应。日前美国白宫网站发布的一份针对232条款的相关事实清单(fact sheet)中提到,「大陆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徵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up to a 245% tariff)」。美方公布行政令,进一步提高对大陆产品加徵的「对等关税」。

大陆当局注意到美方行政命令公布的对大陆产品加徵的税率为41%,比之前美方所称的加徵关税税率还高20个百分点。中方对美方肆意的单边关税措施坚决反对,严厉谴责,并已坚决採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而台湾迄今仍是採取软性的论调,只能透过不断的对话与协商希望能对台湾的衝击降到最低。

对于大陆来说,这已经不是关税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问题,已经是无路可退、无法闪躲的情况,也没有必要和美国沟通协商,因为美国姿态高,大陆自然无法放低身段,这完全是意识形态思考的差异,对大陆来说,或许採取的方式不只一端,而是採取多管齐下,其方式或许有:1.报復性的反制措施,特别是施压美国内部的利益团体;2.供应链多元化与内需市场的发展,双循环内需加上科技使得供应链转移;3.採取法律及诉讼的手段来维护合法权益,透过国际诉讼及大陆内部的《反外国制裁法》;4透过外交与战略结盟使压力降至最低,这也就是大陆领导人必须出访的原因;5大陆优势发挥,虽然重伤,但总是要度过。

对于台湾赖清德政府来说,早已选择好站队,但仍然是真心换绝情,改变不了美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做法,那么台湾採取的方式或许有:1.透过谈判对话及多次展现诚意及不闹事的心态,强调台湾与美国经济的互补性,例如半导体对美国的供应链至关重要,因此避免让台湾成为关税目标;2.强化供应链角色成为美国不可或缺的伙伴及盟友;3.贸易多元化与去风险化;4.台湾内部政策与法律配合,包括产业升级及转型,强化内需及投资诱因;5.补助台湾受衝击的产业及面临失业的民眾。

总之,美国高关税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国大陆,但无奈台湾在现今两岸发展的情况下也受到衝击,美国对两岸的做法及策略不同,当然两岸採取的因应策略也有所不同,简单说敌我关系及选站队是造成不同对待的结果,中国大陆态度强硬,台湾态度柔软,但结果都面临高关税的衝击。

职是之故,这是一场长期持续性的斗争,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更是一个无解的习题,虽然台湾不像中国大陆直接面临美国大规模加徵关税,但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台湾必须採取稳健谈判、强化自身产业价值链地位、多元化出口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眼下台湾朝野应该共同因应难题,大罢免等撕裂台湾社会的动作应可休矣。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副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两岸 #美国 #大陆 #衝击 #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