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美国大学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顶级期刊《MIT史隆管理评论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在台北举行台湾版创刊酒会,由原文版发行人盖德宝女士 Deborah Gallagher 与台湾版发行人吴嘉璘董事长主持,我受邀担任英语致词人。
我指出当前全球纠结的核心就是管理问题,这个纠结是3大管理思想演变的结果,对各方个体,始终伴随着利弊并存、相互推动,《MIT史隆管理评论》在上世纪也担任了推波助澜的角色。而这些思想早在中华歷史上发生,也产生过无数次繁荣、争议、与问题解决的循环,我们有充分的参考架构可以解决当前的纠结。
我呼吁,MIT 是个强调跨领域整合,重视实务解决能力的大学,《MIT史隆管理评论》可以考虑组织台美两地的学者,针对川普与马斯克的长期公开诉求,提出「陆美和则天下和,唯台湾可作调人」的解决方案。(请参见本专栏〈川普云端支票 马斯克落地兑现?〉〈策马平川,台湾骑士何在?〉〈骂美、骂陆对人民何益?驯兽以礼才是本事!〉)
盖德宝发行人若将此提议,包括致词所提的方向与实施方法的摘要,带回去给同仁讨论,在麻省理工追求跳脱框架的创新传统下,或许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盖德宝与我私下讨论时,共同确认川普不是个知识取向的人,他就是目标简单明确的商人:要赚钱、要省钱,他也是个为达目标,绝不吝惜使用权力、也可以三百六十度任意调整的人。
过去4年,川普屡次以 TikTok 为例,主张与大陆成立 50-50 的合资企业。近期,他更频繁提及希望能与大陆「平等做生意」。
我们建议在台湾成立以陆美合资缓衝区为主的「新型」国际金融中心,可达成川普的目标。这将是一个承载使命的金融中心,过去30年,美国的「制造业转出」或称「产业空洞化」,其实使美国资本家获得极高利润,否则不会形成今日的格局。但因为「财务利润分配的极不公平」,产生了川普—以及普通人直觉的以为吃亏了。
我们建议的「台湾新型国际金融中心」将与「指定收支法币数位化」整合,亦即收支与贷出金额不得滥用,避免类似「二次房贷」的弊端。防止资金流入投机市场,避免过度杠杆化,可确保资金用于实际产业发展,降低金融危机风险。同时,经由合理分析,在资本利得端,建构一个AI 管理系统、形成较符合财务正义的利润分配,使得大多数受「资本沟」「数位沟」限制的人民,也能够合理共享到财务利润。
盖德宝发行人与我一致认为,川普可能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理解我们的提议,更未必能够投入精力关注这类议题,但马斯克是极少数可以说服他的人。
马斯克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显示他不仅关注技术创新,也试图发动社会改革,他提过的具体行动包括:打破传统银行模式,建立更灵活的金融体系。关注财务正义与社会公平,可能认同指定收支法币数位化的概念。尤其曾提出陆美经贸缓衝区构想,与台湾金融中心的定位相符。
马斯克对金融创新、去中心化金融、全球经济模式变革有高度兴趣,使他可能支持台湾新型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
唯本专栏已提醒多次,川普和马斯克的蜜月期有一定限制,他们两人的性格,使这个限制不是任期制,而是方法。当前两人在「美陆经贸方法」上已出现裂痕。川普的方法很响亮,但知识分子就知道行不通;而马斯克目前也没什么具体方法。只有台湾成立陆美金融中心,才能同时实现川普的目标,与马斯克的才能。他们两人若长期合体,可以搞出世界大战,也可以经由「陆美和则天下和,唯台湾可作调人」而促进世界大同!
本案在表面上很天方夜谭,似乎存在很多巨大障碍,但都不是经贸问题,而是「一个人」「一天时间」的问题。
我们这些经歷过蒋经国「一天将台湾由训政导入宪政」,亲眼看过邓小平「一天将大陆由军政导入训政」的人,不仅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将这种经验与教训,传达给后人。(「训政」是指「政治制度」与「利益分配」的组合状态,仍存在强人,但国家目标加入分享人民利益,其知识意义,请参考本专栏〈军训宪─国家阶段式发展 对人民最有利〉)
由于「人类取用行为结构」,40% 的人跟着领导人走,35% 的人无所谓式的跟着大家走。所以,在改变之夜前,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第二天一觉醒来,又觉得很顺其自然,马上又消失了天方夜谭的记忆。
赖清德实在是当前天下最幸运的人,出现川普和马斯克这两位天方夜谭式的助手,如果没这两位,想要打开双两岸、促进全球人民福祉、保障世界各国和平安全,比现在的条件艰鉅的太多,歷史上所有的危机,都是另一个大开大合新局的转机。
赖清德只要以人民为念,向和平繁荣迈进,世俗一点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也是顺理成章。不过,赖清德似乎立定决心,要率领28% (其实不见得全是铁杆)的绝对少数,硬要向相反的方向衝刺,企图在歷史上留下与和平繁荣完全不同的名声。
原始的民进党其实已经消失了,只剩下列寧式的新潮流。当过「永保初心」吕秀莲助理的萧美琴呢?党内还有任何认识「民主」「进步:就是软左、就是社会主义、就是重视社会财富正义」的人士吗?
我经由网路流量内容分析,发现大比例无力感、自嘆只有1票、甚至期待外力来解放的声音。这是「人类取用行为」的基本反应,无可厚非。「民主、宪政」不是天生的认知,是需要学习的。「民主、宪政」就是一人一票,也就是「由我做起」,不是一定要靠权力者。
不论台湾或大陆(包括更久前的美国与欧洲)的经济成就,不就是给了人民经济自由化,不必靠政权而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吗!政治自由化的道理亦然!
所以,我在本文末,将附上我的原始英语致词,我期望世界上每位有机会读到的华人、美国朋友、世界上能够读英文的朋友,不仅能够读到,更能转传出去,让全球理解,人类会进步,歷史已经给过我们许多教训,面对许多问题,我们可以有和平互惠、共同成长的解决方案!
若 MIT 的学者们回头邀请台湾人民共同探讨创新解决方案,将真正体现 MIT:台湾制造的引导精神!
以下是我致词的中文翻译。
吴董事长、Gallagher发行人、各位贵宾,大家好!
能够参与今天的盛会,我深感荣幸,也藉此机会向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MR》和 Gallagher发行人表达敬意与期许。
我是吴统雄(Sean TX Wu),一位退休的管理学教授,曾在台湾与美国任教并从事研究。
今天,我想要强调西方管理学歷史中的三个主要发展浪潮。
第一波由 Frederick Taylor 领导,他将测量观念与标准化引入管理学,并建立阶层体制以提升组织效率。
第二波由 Elton Mayo 引发,他发现工作环境中的人性因素,如心态与动机,对于管理至关重要。
接着迎来了第三波,由 Douglas McGregor 在其里程碑着作 《企业的人性面》 中提出,即刊登于《史隆管理评论》。
这一波浪潮带来了两项深远影响:
它确立了 SMR 的使命—提供跨学科洞察,并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更重要的是,McGregor 奠定了现代西方管理学最后的稳定基石,他的理论引发了破坏性建设(Disruptive Transformation),重塑了全球的管理实践。有些人称这一现象为 「低端制造业外溢」,而另一些人则称之为「产业空洞化」—它仍在持续改变世界产业的格局。
今天,美国总统川普 正在挑战这些变革的后果,引发全球广泛的连锁反应。
Gallagher发行人,这正是我对 SMR深表敬意的原因—它长远影响了昨日、今日,乃至明日。
各位朋友,你们或许已经注意到,我刚才谈论的是西方管理学的歷史。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华的歷史。
2,400年前,秦国丞相商鞅也提出了与 Frederick Taylor 类似的理论。他建立测量观念与标准化规则,并改革阶层体制以提升管理效能。
然而,在英语文献中,这些类比及其实际应用却较少受到探讨。
因此,我提出两项对 SMR 和 Gallagher发行人的期许:
第一、建立跨文化桥梁:SMR 致力于成为知识的桥梁,因此我希望 SMR 台湾能积极促进美国与台湾在管理学上的交流,涵盖思想、实践及解决方案。
第二、结合学术研究与实践行动:正如 MIT 既重视科学,也重视技术,SMR 既强调研究,也强调实践,我们应当兼顾学术探讨与行动方案。
川普总统今日面临的挑战,在中华的管理歷史中早有对应的先例,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架构与解决方案。我期待 SMR 与 Gallagher发行人能组织一支由美国与台湾学者组成的团队,向川普总统提出可执行的管理策略—也能够同时提供给他的特别顾问伊隆•马斯克。
有趣的是,许多歷史上的中华管理方案,恰好呼应了川普总统与马斯克先生的公开主张。
最终,要化解所有问题,端视大家是否愿意促成它的实现。
MIT 代表 麻省理工学院,但它同时也象徵着「Made in Taiwan」。
我希望这个 MIT 的双重意涵能够启发美国、台湾、中华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
我诚挚欢迎各位在典礼后 提问与交流。
谢谢大家!
(作者为台美两地管理学退休教授、台湾民调创始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