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总统日前在总统府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上宣布,2030年相较2021年,身体活动人口数要增加15%,且要增加自行车道、打造友善公共开放空间及增加运动场馆,让民眾随时可动。然而,各县市条件不同,不患寡而患不均,应考量城乡平衡,切勿独厚都市地区,忘了偏乡;另不仅是硬体建设,提升民眾运动认知及意愿也十分重要,避免友善公共空间及运动场馆最后成了閒置设施。
卫福部调查发现,国内民眾身体活动普遍都有不足状况,且较其他国家严重。根据2021年统计,国内12~17岁儿童及青少年有82%身体活动不足,与WHO在2022年统计全球的81%差不多,但18~64岁成人方面,有51%身体不活动,远高于全球的27.5%,65岁以上长者不活动则有64%,亦高于全球的44%。不活动除了影响健康、对于「不健康余命」也有巨大影响,国人与政府不得不重视。
为促进国人健康,健康台湾推动委员会讨论议题由医疗开始往增进国人运动移动,而对于什么是身体活动?卫福部的解释是「任何经由骨骼肌消耗能量所引起的肢体移动」就算,与国健署运动标准「333」,即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超过30分钟、心跳达每分钟130下,有所不同,也就是民眾只要有活动就算。
为了达到让民眾多动目标,赖总统表示,要创建活跃环境,将增加自行车道、打造友善公共开放空间及增建运动场馆,同时多订定全民健走日、登山日等。问题是,国内公共空间及运动场馆,多集中在都会地区,未来要增加,应考量城乡差距平衡,毕竟全民身体活动,不应有地域之别。
而在促进民眾活动软体方面,除了健走日、登山日的订定外,亦应教导民眾随时随地都可以站起来活动,不拘抳任何场域及时间,将身体活动融入生活之中,才是推广全民身体活动的最终目的。
(作者为国民党医疗委员会主委、前彰化医师公会理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