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绿推中心前副执行长「小英男孩」郑亦麟涉嫌在绿能标案中乔电力、收贿上百万,遭检方羁押。他落网时脱口而出的「你知道我背后是谁吗?」道破绿能政策背后的真相,这不只是个人贪腐,更是民进党派系共构的利益勾结。
蔡英文任内大力推动「非核家园」,绿能却沦为派系分赃的金库,由于缺乏透明规范,绿能标案很快成为党内派系「圈地围标」的大块肥肉。赖清德上任后虽喊「清廉、勤政」,但结构依旧,英系、新潮流与地方派阀继续分食庞大资源。郑亦麟原本是政党包装的青年样板,如今却暴露为派系的掮客与棋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亦麟的角色就显得耐人寻味。首先,他是蔡英文精心包装的「小英男孩」,象徵民进党的青春与希望。多年来,他持续出现在政治场合,扮演「青年力挺民进党」的样板。而当绿能弊案逐渐浮上台面,他的名字却与相关网络产生连结,显示他早已被纳入派系利益链条,扮演代言人、掮客,甚至是政治资源中介的角色。
郑亦麟的政治身分与色彩,决定了他并非孤立的参与者,而是体制中的一环。从他早年被塑造成「小英男孩」,到如今涉入绿能议题,背后一脉相承的就是民进党的政治宣传与派系利益。他之所以能够插手绿能领域,凭藉的不是专业,而是党内派系网络所提供的「门票」。
绿能产业本应由市场规范与专业监督,但在民进党主政下,却成为利益分赃的平台。太阳能、离岸风电、光电标案等,无不被派系势力瓜分。郑亦麟的身影浮现,意味着他早已不是单纯的「政治吉祥物」,而是被推上了「分食利益」的台面。这背后的推手,极可能是蔡英文留下的英系人马,乃至赖清德上任后的新潮流派系。
郑亦麟的涉案,反映出太阳花运动后民进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党内的年轻人并非真的凭专业或理想闯出一片天,而是被派系塑造成「样板」,然后在关键时刻成为派系利益的「代理人」。这条路线清楚揭示,郑亦麟背后站立的,正是民进党既有的政商复合体。
台湾绿能在民进党推动下,由于缺乏透明规范,早已成为党内派系「圈地围标」的大块肥肉。因此,若要追问「郑亦麟背后是谁」,答案其实已经是呼之欲出,那就是蔡英文时代留下的英系资源与光电派系;是新潮流与地方派阀在绿能利益上的联手;更是民进党整个将能源政策沦为金钱游戏的分赃结构。
当「小英男孩」变成「绿能掮客」,当所谓的「进步理想」变成「权钱利益」,台湾社会必须反思,这样的能源转型究竟是国家未来,还是政党私器,而民进党绿能政策的背后,到底还藏有多少不可告人的派系交易与贪赃违法?
(作者为美国伊利诺芝加哥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