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台湾首场「和平推演」的想定中,管制组主要设定前提为:一是非绿阵营赢得2028年1月的总统大选,二是立法院也是非绿阵营过半,亦即台湾不仅再次政党轮替且由非绿联盟全面执政。在此一前提下,自台湾大选揭晓到520政权正式交替之际,在美中台三边互动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突发性的「黑天鹅」或是「灰犀牛」事件。

个人与两位娴熟两岸关系的专家学者被分配在红组,尝试以北京对台决策的考量,面对这些「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研议对台政策的战略与策略。

我们小组对此一时期的战略部署与策略因应,主要考量有二:一是在520台湾政权交替之前,民进党政府与支持者是否可能意图实行「抗中保台」措施,或透过「依美谋独的过境外交与高层官员互访」、「以武谋独的军售与合作」等行径严厉挑衅。对此,北京既要对台与对美採取必要措施以「明确底线」避免误判,也要确保520前台海基本情势与台湾政权交接不生变。

二是在520之前,北京也会秉持「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加强对内统一思想工作,对台积极加强接触交流,对外强化宣示,以期在520之后稳步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歷史进程。

个人认为,纵然2028年台湾再次发生政党轮替,促使两岸重新恢復两会协商与两岸官方直接对话,乃至于可能签署新的协议等,凡此都将原本情势紧绷的两岸关系快速降温,台海不再成为地缘政治引爆的热点,但届时两岸关系也可能回不去马前总统8年执政的时代。

首先。自从2018年美中开展新型大国全面对抗博弈后,两岸欠缺政治互信与协商,美中太平洋的「大两岸」已经高度制约台海的「小两岸」。

其次,习近平在201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习五条」与2022年提出「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以及在中共「二十大」提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都凸显出北京在对台政策上不可能只接受两岸和平发展,而不推进和平统一。

第三,从香港的「反送中」运动到香港《国安法》立法,北京认为未来两岸虽可以透过民主协商,探索有别于港澳的「一国两制」模式,习近平在「习五条」的第二条即强调「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但对北京而言,两岸的统一将是「完全的统一」,而不再是「形式的统一」。凡此,都殊值台湾朝野深思。

不论2028年台湾是否会政党轮替,两岸是否重启对话协商新局,当前台湾不分朝野所面临最关键的挑战为:面对美中新型大国持续博弈下,当中国大陆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社会变化越来越大与越来越快;当北京对台的战略与复合型组合拳的策略也越来越多样,且软、硬两手力度也越来越加大,我们的政府、朝野与民间各界,对于中国大陆与两岸关系投入的资源、研究、关注与接触,却是「越来越少」。

不论是中国大陆抑或两岸关系,台湾不能一再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只重下游防治与因应,而不重上、中游正本与清源,台湾有志之士也不能只知抗中而不知中。

(作者为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两岸 #两岸关系 #统一 #两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