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马场町公园,追思白色恐怖时期受难者秋祭活动,果然招来绿营的强力反击,把她的行为视为是祭拜「共谍英雄」,混淆国家认同,虽然郑丽文已经一再解释邀请函里面,并没有注明祭祀对象包含共谍吴石等人,但是对民进党来说,只要蓝白重要政治人物犯错,即使扭曲歷史、双标,都是利用来做认知战的好素材,所以,他们从来不会放过得之不易的对手犯政治错误。因此,郑丽文不管是不是落入圈套,民进党只要打出认知战,绝对让她百口莫辩。

「认知作战」早已变成民进党打击异己的最廉价政治工具,不仅是对郑丽文,过去大陆对台祭出惠台措施,不管好坏,民进党一律以认知作战概括抨击,前不久外媒不断地刊登对台不友善的讯息,民进党也是使用认知作战糊弄过去,却不去思考或反省为何外媒会刊登对赖政府不友善的新闻。这种思考怠惰的作为,显现民进党连续执政将近10年以后,国家机器已经出现弹性疲乏的状态,如果再不加以思考改进,2028换人做做看,应该只是刚好而已。

「认知作战」这个概念,现在许多人都以为是民进党立委沈伯洋所创造,以便合理化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藉口,进而做为对抗与污名化大陆所有惠台措施的抗争工具。毕竟,大陆有统战的名称用来概括所有他们想要友好的人与事,民进党若没有抗争工具,只会处于挨打的份。沈伯洋适时举出认知战,于是增添民进党抗中保台的力道。但是,认知作战并非沈伯洋所创造,不过是他的「拿来主义」,把西方学者早就在做的研究内容拿来使用罢了。

1990年代,美国两位研究资讯战的学者阿奎拉(John Arquilla)和伦菲尔德(David Ronfeldt)曾提出一个「新脑皮层战争」的概念,意旨在不破坏敌方组织的同时,通过影响,甚至调整敌方领导者的意识、理解力和意志,从而设法控制和塑造敌方组织的行动。也就是改变敌方领导层的指挥与控制的思维,进而操控他们的认知,达到解决衝突的方法。

为此,阿奎拉两人就提出三种病毒作为比较,包括「生物病毒、电脑病毒与认知病毒」。这三种病毒都是可以改变人们思维的方式,生物病毒着重在基因改造、细胞、DNA改变等。电脑病毒则含括机器指令、电子信息、软体程式、作业系统等。而认知病毒包含心理病毒、心灵政治、文化传播、信息意象等。这三种病毒都是可以作为认知作战的工具。

其中比较新颖的是「认知病毒」,在网路世界的虚拟想像中,可以藉此注入所欲传达的认知想像,网路世界的人们在想像的共同体中,很容易就融入相同的想像世界里,最后就引导同一个网路社群的成员,化为可以有共同认知的群体。这也是「认知作战」这个概念的来源。

从1990年代至今,30几年随着网路的发展,不同的社群发展正如阿奎拉两人的设定一样,网路社群中几乎都是同一属性的成员聚集,不同政治认知的人们很难在不同的想像世界中生存,所以网路社群变成是一个个同一性的团体,并非往多元性发展,这也是后来认知作战得以施行的条件。

「认知作战」的原理看似高深,但是正如美国学者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的「想像的共同体」一样,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在一起,主要是人们透过社会建构的共同体,而由他们认知自己是团体的一份子,这群人们藉由想像的团体所建构而成。网路世界也是一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在虚拟的社群中建构而成。对网路作战行为者来说,这个「建构」就是可以施为的场域。

所以,传播管道与讯息内容,其实正是认知作战的要项,问题是要对谁做认知作战罢了。民进党把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因此,所有大陆传达过来的讯息,都是被视为是认知作战的行为。

但是,近来从美国媒体传播过来对民进党政府不友善的讯息,又如何被称为对台做认知作战呢?例如,美国《时代》杂志刊出美国布朗大学华生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倡议主任高德斯坦 (Lyle J. Goldstein) 所撰写名为〈美国必须防范鲁莽台湾领导人〉(The U.S. Must Beware of Taiwan’s Reckless Leader),指出赖清德因为发表激进的台独言论,所以称他是一个「鲁莽的领导人」。

比较严重的是,高德斯坦认为台湾并非美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各种地缘战略或经济理由都不足以冒着「潜在灾难性大国战争」的风险去保卫台湾。这个言论被视为是美国新的「克制论」(restraint),但其实与过去的「弃台论」不约而同,也就是为避免美国与中国的潜在竞争伤害美国国家安全,美国不应对台军售,美国驻军应撤退到让中国不再感受到威胁的地理位置等。

这个新的「克制论」可以说是近来对台最严重的指控之一。而先前在10月14日,美国兰德公司所公布的一份名为〈稳定美国—中国的敌对关系〉(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报告,在这份报告的第77页直接点名赖清德总统,曾多次宣示「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与推动反制中国渗透措施,导致北京对台军事与言辞升温。

在报告中更主张,美国既要吓阻中国动武,也应防止赖清德藉美方支持採取挑衅行为。华府可利用其军事援助与政治支持作为杠杆,要求台湾为维护台海稳定负责,并对赖清德等官员的言行设下支持界限。

除了学者之论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报导说「林佳龙部长于联大期间在纽约出席招待会,但预期出席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皆未现身」,部分国内媒体及立法委员引用 CNN 报导,并提及「外交部在美国设宴,美方官员却无人出席」等内容。林佳龙接受立委质询时,只是四两拨千金的说,这是一项「认知作战」。问题是外媒为何要对林佳龙做认知战,林只是推说有人在放话,他还表示「我们有适当的掌握」。

不管林佳龙掌握的讯息,是否为立委所猜测的是吴钊燮在「衝康」他,但是政府内斗变成美国主流媒体在对台做认知作战,这恐怕是爱说笑吧。赖政府爱美国爱到五体投地,到头来还要被美国主流媒体与学者所嫌弃,只能用呜呼哀哉来形容。

但是,呜呼哀哉归呜呼哀哉,政府碰到外媒与美国学者的指控,一切推给有人在做认知作战,而不去思考为何今天赖清德执政变成万人嫌?但是,民进党已经思考怠惰,只是随便用一个认知作战,就想要对外媒的指责糊弄过去。同样的,郑丽文祭拜白色恐怖受难者,民进党一样以认知战伺候她。一个简单的概念绝对无法放诸四海皆准,民进党对内对外都使用认知战的不变手法,终究要被扫入歷史的垃圾堆里。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认知作战 #美国 #民进党 #郑丽文 #认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