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官方频道:海剑羚飞弹系统

近日国家中山科学院在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上展出了研发已久的海剑羚飞弹视频,视频中除原规划舰载版之外,还首次呈现车载版规划。外媒认为,此款源自于天剑飞弹的新型短程防空导弹,将以巡航导弹、反幅射导弹、小型无人机与载人战机为拦截目标,加强对关键军事设施的保护。

据《动力》(The Drive)报导,台湾的中山科学院在2015年首次公开的海剑羚飞弹防御系统原是为海军开发,计划配备于广受瞩目的新型沱江飞弹驱逐舰与其他现役战舰上,今年在台北航太防卫展上公布新的视频中,则更显示出海剑羚飞弹系统已扩大至车载版本。

2019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中,以天剑飞弹为架构的海剑羚飞弹模型。(图/陈怡诚摄)
2019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中,以天剑飞弹为架构的海剑羚飞弹模型。(图/陈怡诚摄)

报导指出,海剑羚飞弹概念上与RIM-116滚体飞弹(RAM)类似,是以天剑地对空飞弹为架构的变体,飞弹设计概念源自于AIM-9响尾蛇飞弹,以红外线与被动雷达整合导引,为轻型、点防御的舰对空飞弹。系统包括一具发射器,配备12或24枚飞弹和一组前视红外(FLIR)传感器,也能利用船舰或陆基雷达的传感器提供数据协助导引。

报导说,台湾开发海剑羚飞弹主要目的是为防御中共日益扩大的舰射与空射巡航导弹库。除此之外,防御中共巡航导弹还包括驱逐舰上的近防系统,目前使用的是雷神公司的MK-15方阵方阵近迫武器系统(CIWS)。有舰于日益增加的共军威胁,原以巡航导弹为目标的舰载海剑羚飞弹增加新的平台,也能为地面重要军事设施提供防护功能。

报导进一步分析,2018年8月台湾购买了陆基方阵近迫防御系统(Phalanx CIWS)用于防卫空军的雷达设施,包括设置铺路爪雷达的乐山雷达站,经该雷达站内装有AN / FPS-115 PAVE PAWS相控阵预警雷达。这次中山科学院发布的视频也首次呈现车载版海剑羚飞弹系统,用以防护乐山雷达站免受巡航导弹攻击。未来可能会将海剑羚与方阵近迫防御系统结合起来,类似于雷神研发的SeaRAM,用海剑羚飞弹发射器搭配近迫防御系统的火控装置,这些改装未来都可能会获得来自美国方面的协助。

文章来源:Taiwan Reveals Land-Based Variant Of Naval Point Defense Missile System To Guard Key Sites
#海剑羚飞弹 #沱江舰 #近迫防御系统 #天剑飞弹 #巡航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