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长苏贞兴今天宣布「振兴三倍券」政策,强调「好三一温暖」;国民党立即整理出「给太少」、「不温暖」、「太复杂」、「发太慢」等四大缺陷,文传会主委王育敏还呛声重新命名的「三倍券」,名称很好笑,而且不伦不类、易生混淆;刺激消费的前提是提升消费意愿,但行政院最终方案却领取不便、使用限制多,民眾消费力道恐大打折扣,无助振兴。
王育敏说,苏揆诉求振兴券「好领、好用、好刺激、最温暖」原则,「好领、好用」完全破功,「好刺激」难以让人乐观,「最温暖」部分,对于中低收入户,先匯1000元进入户头,再领出来去兑换3000 元振兴券,根本画蛇添足,造成弱势族群不便与困扰,完全是最不温暖的作法。
她说,大家期待且政院预告已久的内容,结果只多了「三倍」两个字,而且「三倍」只是话术。相较10年前消费券,民眾不花半毛拿到 3600 元,这次得先花1000元换回3000元的券,实得2000,不但给太少还非常小气,称「三倍券」是非常可笑的大倒退,而且民眾恐认为使用上是券上金额的3倍,衍生纷争,政院实在是画蛇添足。
此外,政院要先匯1000元进120万位弱势者户头,再让他们去排队换 3000元的券回来,一点都不温暖,加上362万位长者,很多弱势及长老人家不会用智慧手机,可换券的唯一通路剩全台1300家邮局,政院可不直接送到弱势及老人家手中,非要为难他们挤在邮局排队?
王育敏说,振兴三倍券因内容太繁琐复杂导致时程缓慢,必须7月15 日才能正式启用,来不及端午节前就使用,政院还选在一个半月前就先开记者会,效用根本太慢,若加上先前的酷碰券,等于从冬天的2月规划却到夏天的7月才发放。眼见又要与「纾困之乱」覆辙,领取与使用的管道多重繁杂,难道「简政便民」对苏内阁是难以实现的空言吗?
今年4月失业率达到4.03%,创下近7年同月新高纪录;劳动部最新统计显示,实施无薪假的事业单位1330家、共2万6323人,双双创下近 10年来的歷史新高。不但劳工生活困难,许多商家也撑不下去,纷纷歇业或关门,但政府的振兴脚步却缓步慢行,拖了1个半月后才实施,根本缓不济急。
王育敏强调,连执政党立委都在反映,但行政院只当耳边风,完全一意行。她大胆预言「振兴三倍券」无法达振兴效果,包括金额太低,速度太慢、对弱势及老人太为难、内容太复杂,行政院把「振兴券」改「振兴三倍券」,就是要消除「消费券」三个字,其实政院不必因不同政党作过的就不要,只要对民眾有用,就不须绕路、刻意避开,呼吁政院不要闭门造车,要勇敢髮夹弯修正错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