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家索马利兰近日传出有意与台湾建交,据外媒报导,索马利兰(Republic of Somaliland)第5任总统缪斯·比希·阿卜迪(HE Muse Bihi Abdi)将派遣代表驻台。第一时间,许多人可能会把「索马利兰」和「索马利亚」搞混,但前者的确是从后者独立而出,且索马利兰和台湾相似的是,不但都有独立的军队和护照,还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非联合国成员国。

索马利兰位于非洲之角,地处东北非,过去曾受英国殖民统治,称为英属索马利兰,1960年赶上非洲的独立浪潮,「索马利亚共和国」正式脱离英国2百多年的托管,7月1日改称「索马利民主共和国(Somali Democratic Republi c)」,索马利亚只是简称。成立之初,一度曾被誉为非洲新兴国家的典范。但这些讚誉慢慢褪色,到1969年巴尔(Maxamed SiadB arre)发动军事政变,取得政权,就完全变了样。

巴尔上台后以铁腕统治索马利亚,美其名为「科学的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长达22年,1988年,索马利亚人不满巴尔的铁腕统治,发生内战,死伤人数虽无正式统计,据说在六位数以上。由席拉纽(Ahmed Mahamoud Silanyo领导的「索马利国民运动党(Somali National Movement,简称SNM)在1991年5月18日宣布与索马利亚分裂,「索马利兰」宣布独立。

但独立后,原索马利亚地区爆发的内战并没有就此停止,更衍生严重的飢荒问题,联合国安理会根据《第733号决议案》和《第746号决议案》,组成第一期「联合国索马利亚行动」,并展开了为期2年的援助工作,意在减轻内战的飢荒问题。

在1991年前,索马利亚全国几乎三分之二土地的石油开採权都落在刚果石油公司、阿莫可石油公司、雪佛龙油气公司及雪佛龙飞利浦联合化学公司等美国大石油公司的手里,有美国评论曾指出,美国可能为了石油利益,曾间接介入索国,在1993年的10月3日到4日这2天之中,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和首都「摩加迪休」的地方军阀民兵,爆发军事衝突进行巷战,最终造成双方与民眾数百人伤亡。而这场衝突也被拍成电影「黑鹰计划」。

也因为索马利亚是非洲东部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和它紧依的「索马利兰」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各国为避免得罪索马利亚,都不敢给予外交承认。唯有衣索比亚藉照顾侨民之名,设有领事馆,也是形单影只,行事非常低调。索马利兰现今周边地区仍存有边境纠纷。

索马利兰国土不算太小,面积13.7万平方公里,是台湾的3.8倍,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非联合国成员国,人口也有350万,但独立后因气候问题,同样深受乾旱困扰,首都哈尔格萨(Hargeisa)有50几万人口,市郊坐落有伊戈尔国际机场,但缺少的就是外国使领馆。欧美国家偶而也曾派遣官员到哈尔格萨做友好访问,但为避免惹麻烦,最多停留个把星期,至今几乎未有国家和国际组织正式承认,但与英国、衣索比亚、比利时、加纳、南非、瑞典等国有来往。

#索马利兰 #索马利亚 #台湾 #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