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简直像一条船!台中市出现一座长达近五公尺的巨无霸跷跷板,木构达人陈建同以国产柳杉为主要材料,搭配3种不同类型木构工法与五金组装而成,将在「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后,移展至周边学校作为寓教于乐的教具,让学童了解组装过程不同构法,及木构造在不同场合的运用方式,开启对木构城市的想像。

木构建筑的温润手作感,与环境永续的营建技术,再掀起「木构建筑」的风潮,陆府植深馆举办「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歷经一年多的时间,筹备策展,其中多件国内外超过50公尺的木构建筑,匯集全台的经典木构建筑,化身如一座木构建筑博物馆。

在陆府植深馆登场的「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歷经一年多的时间,筹备策展。(卢金足摄)
在陆府植深馆登场的「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歷经一年多的时间,筹备策展。(卢金足摄)
国内外木构建筑杰出案例,在陆府植深馆全方位开展,有如走一趟木构造的建筑之旅。(卢金足摄)
国内外木构建筑杰出案例,在陆府植深馆全方位开展,有如走一趟木构造的建筑之旅。(卢金足摄)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出六件日本与美国的木构造建筑,包括有高达25层楼的木构住宅大楼,及一栋能自行发电、集水,250年不用缴水电费的商办大楼,其中,嘉义美术馆为歷史建筑以新式木构翻新再造,跻身嘉义市文化地标之一。

team Timberize与陆府生活美学教育基金会、嘉义市政府文化局、台湾科技大学共同主办「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以国外已建成、或在兴建中的大型木构造建筑为示范,展示全球木构造技术与趋势。

team Timberize与陆府生活美学教育基金会、嘉义市文化局、台湾科技大学共同主办「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卢金足摄)
team Timberize与陆府生活美学教育基金会、嘉义市文化局、台湾科技大学共同主办「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卢金足摄)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匯集全台经典木构建筑,化身一座木构建筑博物馆。(卢金足摄)
「Timberize TAIWAN 2020-2021 >50M都市木育展」匯集全台经典木构建筑,化身一座木构建筑博物馆。(卢金足摄)

此外,并邀集国内五组建筑师,以台湾现有的建筑物为原型,採木构造设计作模拟实验提案,让民眾看到资源永续、环境气候、与城市景观在木构城市中有何转变。

陆府生活美学教育基金会长期秉持对环境关怀的理念,从艺术、文化、建筑、音乐等各个范畴切入生态、生命、生活的探讨议题。

陆府生活美学教育基金会表示,木构元素在陆府植深馆或陆府建筑中时常可见,本次展览主题「大于50公尺的木构建筑展」,也像是一堂给建筑业的启发引导课程,在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结构中,提供另个利他、利己的选项。

展览策展人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蔡孟廷与方尹萍联手合作,位在陆府植深馆的展场,空间设计由方尹萍设计,视觉平面为设计师林银玲操刀,陈柏颖主导森林展区插画,展架皆由与木制研的陈建同施作、安装。

室内空间配合户外庭园与窗景,设计出拱窗形式的展版,让窗外绿意与光透进来,在展场充满自然的气息。

位在台中市公益路上的陆府植深馆,绿意盎然的庭院,特别设计一座木构教具,陈建同运用国产柳杉,搭配不同类型的木构工法与五金组装而成,展览结束后,陆府生活美学教育基金会将该木构教具移展至周边学校作为教学启发用,开启学童对木构城市的想像。

木构建筑不同于水泥丛林,原木不只耐人寻味,犹如树木的年轮,述说很多生命故事,台中市经典的木构建筑,包括绿川河道旁的书香桥,利用木构与筒状椼架结合成结构系统

,创造特殊的空间体验。

还有全台唯一的木构大楼-台湾森科总部,5层楼高的建筑每一层楼的面积都不一样,愈高楼愈往外突出,像是倒过来的楼梯,还被当地居民称为「怪怪屋」。

全台各地的木构建筑积极发展,包括嘉义市立美术馆、桃园崙坪文化地景园区的木棚、池上火车站等木构建筑杰出案例,在陆府植深馆全方位开展,有如走一趟木构造的建筑之旅。

#木构 #建筑 #木构建筑 #构造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