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最后大饼进入战国时代。CIP(丹麦哥本哈根基础建设基金)今(4日)宣布投入离岸风电第三阶段区块开发,同时公布位于竹、苗、中、彰4县市外海的6处风场。它们同时向政府喊话,在现行固定式离岸风电外,应开放2到3座为浮动式设计,以确保台湾居于亚洲风电领先位置。
CIP规划的6处风场场址,包括沨汎、沨成、沨利、沨妙、沨佑以及福芳,分别位于新竹、苗栗、台中及彰化海域,6场址合併装置容量上看6.3 GW。
经济部离岸风电第三阶段区块开发,规划2026年至2035年每年释出1GW容量,共10GW,办法预计年底公布。由于这可能是风电开发最后一块大饼,引来各大外商竞逐。
已通过环评,插旗新竹的有德商英诺吉联手亚泥的竹风风场,早进入备战,CIP这次公布地点有2个也在新竹外海。往下到苗栗,上纬4.4GW超大容量的Formosa 4,对上CIP的沨利风场。进入彰化外海,竞争更激烈,这里有澳商麦格理、德国安能集团及日商 JERA 三外商的海鼎风电,总装置2GW。沃旭大彰化东北风场、CIP的沨佑跟福芳,以及达德的海峡风电600MW都在此,部分场域还有重迭。至于NPI(加拿大北陆)与台电尚未发声,但都是潜在竞争者。
CIP台湾区董事总经理许乃文说明,「沨」(读音:ㄈㄥˊ)字由「氵」及「风」所组成,涵盖了离岸风电最基本的两项元素;其字义为宏大的风声,象徵丰沛的风力资源,故选择「沨」字做为CIP第三阶段计画之识别。
针对区块开发规则,许乃文指出, CIP倡议区块开发应维持「项目制国产化」政策,以保障基本的经济规模,延续本土供应厂商的投资量能。
针对下一阶段台湾的离岸风电发展发向,CIP台湾第三阶段区块开发计画执行长侯奕恺侯向政府喊话,可投入浮动式风电,因为这已是全球离岸风电趋势,在亚太地也具有高度开发潜力,日韩政府均积极投入发展。
CIP提议第三阶段可规划2至3座、每座容量各100MW的浮动式风场做为示范计画,如此台湾于2021年即可展开浮动式风场之开发,2025年迎来首座浮动式风场,稳坐亚洲离岸风电领先地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