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至6月是蓝眼泪季节,但今年10月马祖北竿罕见出现蓝眼泪踪迹,在地居民直呼非常少见,外界议论纷纷,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成立研究中心投入相关研究,成功掌握大量人工繁殖蓝眼泪技术,17日公开蓝眼泪大爆发原因,下一步将开发蓝眼泪预报APP,提供民眾追泪指标。
海大先前已经证实马祖「蓝眼泪」的发光生物之一就是「夜光虫」,17日举办「蓝眼泪爆发世纪解谜」记者会,首度揭开造成夜光虫有性生殖的机制,海大教授蒋国平表示,夜光虫有性生殖产生的配子体与蓝眼泪短时间爆发有密切关系。
蒋国平说,当水温低于27℃时,闽江水带入丰富的陆源性无机营养盐,特别是硅酸盐能让硅藻大量快速成长,丰富饵料引发夜光虫数目快速增加,当饵料缩减时,夜光虫感觉到生存压力,会行有性生殖,产生休眠状态的配子,在环境、温度适合时,诱发配子萌发,蓝眼泪因而瞬间爆发,团队后续将採集海底沉积物样本,若发现存在大量夜光虫配子,即可证实。
海大于2016年4月开始推动蓝眼泪研究,7月成功达成人工培养,2018年8月成立马祖蓝眼泪生态馆,今年10月设立「海洋研究中心」,持续投入相关研究。连江县长刘增应指出,马祖蓝眼泪被CNN列为世界15大奇景之一,市府会持续和海大合作,推广蓝眼泪的研究与教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