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臺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简称史前馆)「馆藏解压缩」特展22日于卑南遗址公园开幕,特展以「解压缩」为概念,象徵典藏品作为一个记忆或技艺的载体,能提供给观眾的不仅仅只是单纯物件的展示,而是蕴含着更加多元的文化意义及背景故事。展期自2020年12月22日起至2021年4月25日止,展览地点在卑南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开放民眾免费参观。
史前馆以拉开典藏柜的概念开展,期望藉此「唤醒记忆种子」让大眾认识可能已被遗忘文化故事,并且藉由友善平权推动「全人共读」的展示,展示在卑南遗址公园,当然不会少了「3000年前」的卑南文化主题故事,以及近年来史前馆以3D科技进行数位典藏的「藏品解码」过程。
史前馆长王长华表示:「馆藏解压缩」特展同时展示出考古学与民族学的内容,并带领观眾一步步由前端至后端,认识资料处理、建檔、汇整、爬梳至后续转译、展演及再创的过程。
最为特别的是展出的文物全部以重制品、3D列印品为主,搭配有声书、点字书、小说、多媒体及数位展柜等手法,营造出有别于传统的展示感受。
典藏文物是博物馆的核心,如何被社会大眾理解与认识,更重要的是典藏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脉络与生活故事,就需要博物馆人对期执行「解压缩」的指令,摊开典藏品丰富多元、鲜为人知、甚至逐渐遗忘故事与歷史。
史前馆在文化部「国家文化记忆库及数位加值应用计画」的推动下,逐年将典藏品的描述资料、诠释资料以及转译故事公开,本次特展即是呈现博物馆针对典藏品进行典藏、採集、转译与多元应用的各个面向。
史前馆康乐本馆因进行建筑及常设展更新而暂时闭馆,但是在展示教育及公眾推广的活动办理并不因此停歇,除了移师卑南遗址公园策划多檔特展之外,亦积极推出多样特色活动,欢迎民眾前往参观体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