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失控、行为脱序⋯⋯孩子到底怎么了?叛逆,是孩子表达的一种方式,希望被关注、渴望被爱、期盼同侪的认可……他们需要倾听,也需要陪伴,需要父母能够多懂自己一点,身为父母,你真的听见了孩子的声音?还是只是希望听见孩子说出你想听的话……身为辅导室老师,孩子最好的大朋友,要用她教育现场听到孩子说的真心话,告诉父母们如何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更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提供实用的沟通技巧,让你和孩子之间不再只有争执与冷漠……一起陪伴孩子度过这敏感的叛逆期。

【精彩书摘】

●不只是个性问题这么简单

「喂,辅导老师您好。」「您好,请问您是?」

上午十点钟,接到一通来自某班导的电话,导师觉得妮君在班上的人际关系有问题,希望我能跟她好好聊一聊。

「嗨,妮君,妳好。」下课时间一到,孩子就出现在我的座位后方,身体不断地颤抖,似乎刚刚才哭过,于是我带她到谘商室休息,递了几张卫生纸,等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

「我在班上原本有两位好朋友,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们突然都不理我了。」妮君一边啜泣一边说着。上个礼拜五老师在音乐课要求分组时,她的两位好朋友突然无预警地拒绝与她同组,害得妮君成为班上唯一落单的人,她很害怕下次她们又不跟自己一组怎么办,于是泪水不断地掉下来。

「是不是我不够好?哪里做错了?」孩子不断地自责,陷入一个自我否定的情绪当中。「老师,我现在都只想哭不想笑,是不是生病了?」妮君国小的时候就跟这两位朋友最要好,不管做任何事她们都会一起行动,三个人之间也没有吵过架,但这几天两位好朋友除了对她不理不睬外,还变本加厉地拉拢其他同学一起排挤她,甚至还出现恶意的言语攻击。

我只是想要有个人陪

「我爸妈都叫我忍一下就好,可是我只是想要有个人陪,能融入班上而已,谁都好。」妮君的眼泪还是不停落下。她担心导师的处理方式只会让两位好朋友更讨厌自己,认为自己就只是个爱打小报告的爱哭鬼,而爸妈也认为这是孩子的个性问题,所以她也渐渐不愿意再跟爸妈提起学校的事,「面对这些孤单,妳一定每天都很紧绷,很不好受吧?」跟妮君谈完话后,刚好班上最近也出现了撕课本事件,互撕课本的这两位女主角,正是她的好朋友淑惠与丽芬,所以我也分别约谈了她们。她们疏离妮君后被冠上了「霸凌」之罪,两人之间也开始闹得不愉快,互看对方不爽,于是分裂后的两人各自在班上寻求其他同学的认可,组成小团体,互相排挤、攻击对方。

●她们就是在说我

「其实我超不喜欢班上在那边搞小团体的」、「我是被迫跟着丽芬一起疏离妮君的」、「她就突然不喜欢妮君啊,也在背后开始讲我的坏话」、「那些现在跟她好的人都是表面的,有人偷偷跟我抱怨她是个双面人」。

「我根本没有要排挤妮君好吗」、「妮君很爱黏人,让我压力好大」、「淑惠在外面都一直诬赖我讨厌妮君」、「同学跟补习班朋友都跑来问我了」、「淑惠根本就是个心机女,整天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由于淑惠和丽芬都在批评对方,所以我直接将我的质疑同时传达给两人。

「妳有听到淑惠或丽芬在说妳霸凌妮君吗?」

「有啊,别人跟我说的。」

「那妳怎么判断这是真的呢?」

「真的啊,因为她每次跟别人讲话时都一直看过来,窃窃私语的。

那妳也会在背后跟别人说淑惠或丽芬的坏话吗?」

「当然不会,有时候是她们自己要站在我前面,就以为我在讲她,但我们是在聊自己的事好吗。」

「原来如此,所以淑惠或丽芬她们聊天时看过来也不一定是在讲妳们啰?」

其实这三个人都没有想要恶意排挤或霸凌任何一方,但三个人却同时都接收到被排挤的讯息,当某一方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较危险时,就会赶紧寻找班上的其他同学组成新联盟,以避免自己成为落单的人。在新的团体联盟中,孩子们又会刻意地疏离其他团体,负向地解读对方的行为,怀疑对方是在讲自己的坏话,是在攻击自己,努力找出对方的把柄,以防止自己成为下一位被孤立的人,而在这过程中因为妮君较为内向、被动,就成了那位最显着的「受害者」。

(未完待续)

(本文摘自《拥抱叛逆期:辅导室里孩子的真心话》/四块玉文创)

【作者简介】

罗可/专任辅导教师

2016年创立脸书粉专「嘿,我是专辅」,分享任教中的生活点滴及各种经歷。

从小因为雀斑感到自卑,长大后却也因为雀斑成为一位有力量的人。喜欢笑、也喜欢哭,享受与人接触的快乐。善于内省、觉察自己的情绪与状态。有点完美主义,但也爱着自己的不完美。

FB:嘿,我是专辅 @Counseling.tw

《拥抱叛逆期:辅导室里孩子的真心话》/四块玉文创
《拥抱叛逆期:辅导室里孩子的真心话》/四块玉文创
#小团体 #拥抱叛逆期 #辅导室 #真心话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