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迪勒颱风侵袭,新北市三峡区安坑里鹿母潭溪岸土石崩塌,意外惊见24个焦炭窑洞,而这些窑洞是日治时期安坑里发展煤矿产业的遗址,为了保护遗址,也避免连日降雨造成溪流继续掏空地基或土石崩落,农业局着手进行鹿母潭溪整治计画,预计明年完工。安坑里长李秋维表示,护岸整治完工后,希望将焦炭窑遗址发展成地方小旅行,展示地方人文歷史。

农业局表示,鹿母潭溪因水量丰沛,溪水常冲刷岸边基底,导致崩塌,而溪流又紧邻北104乡道线和多处民宅农地,便在今年开始针对鹿母潭溪上、中游处进行护岸掏空整治计画,在溪流岸边以砌石方式堆出石墙,防止溪水继续掏空下方土石,以此保护焦炭窑遗址和周边民眾安全,目前部分工程已整治完成,预计明年2月前完工。

李秋维表示,焦炭窑遗址位在鹿母潭溪上游左岸,窑洞以一层层石块堆砌成拱型,日治时期的在地居民多以煤矿产业维生,在窑洞以高温闷烧煤炭,乾馏出焦炭,最后再用鹿母潭溪的溪水将焦炭快速冷却后运送到莺歌、转运到全台。

「曾做煤矿业的当地耆老所剩不多!」李秋维指出,一位名叫陈万典的耆老本月过世,当初听他讲了许多关于安坑里的煤矿产业史,里内过去有600多人都从事煤矿业,如今只剩一位80多岁耆老尚存,因此他希望能将焦炭窑遗址发展成地方旅行景点,并将耆老所述记录下来,之后会与相关局处商讨制作步道、导览牌,让民眾了解安坑里的发展史。

#遗址 #焦炭 #鹿母潭溪 #安坑 #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