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指出,因为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世界在2020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经济曾经陷入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衰退困局,美元指数(DXY)在3月曾经上衝至102以上,但随着疫苗的面世,经济露出復甦的曙光,指数上周跌破90水平(昨天收报89.99),即从今年高点回调近12%,美元已经走在贬值之路上。
瑞银表示,长期投资者过往常会持有极高的美元仓位,作为避险;然而,瑞银认为这种情况即将终结,除了美元利率走低,美国经常帐及财政双赤字将令美元承压,这些长期导致美元走弱的因素在可见的未来似乎都难以改变。
回溯美元今年的贬值之路,首先,第一季度,疫情导致各国经济活动大规模停摆,企业大规模召回美元以应付流动性需求,美元融资市场高度承压。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高涨,资金迅速涌进传统的避险资产美元,美联储在3月两度紧急降息至接近零,并且重新量宽,加上通过各项借贷便利计画,目标稳住实体经济及人们的信心。
其次,美国经济增长从二季度收缩31.4%,大幅反弹至三季度的增长33.4%,但疫情还未出现拐点,就业市场依然脆弱。美联储在今年最后一个货币政策会议上,释出联邦基金利率在2023年前保持不变的信号,并将维持每月购买资产至少1200亿美元,直至就业及通胀体现重大的改善。美联储已经表明,即便通胀升逾央行目标2%,还是会保持利率在低位。在通胀上升时维持低利率,意味着实际利率继续走负,这往往引导美元贬值。在这个周期,两项基本面驱动因素都不利于美元,一是购买力平价,另一是利率平价。
最后,随着白宫改朝换代,美国过去几年加徵的关税,或许将由其他政策选项所取代。正如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言,关税支持了美元走强,在过去几年大幅削弱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等贸易伙伴的货币。投资者憧憬新白宫削减关税,已显着带动人民币等货币升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