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几度称讚台湾防疫成果,更以「生活正常到诡异,让许多人不安」来形容,但也质疑若不能尽快取得疫苗,台湾靠封锁边境与入境隔离能撑多久?对此,精神科医师沈政男总结一句话,台湾防疫秘诀其实在于暂时牺牲个人自由,而这样的作法外国人是难以理解的。
沈政男在脸书上发文表示,纽时引用新加坡学者的话指出,「新加坡的边境管制比台湾有弹性」。事实上以去年10月来说,新加坡入境人数只有2000人,远少于台湾的2万人;而与日本、纽西兰或南韩相较,以人口比例来说台湾也相差不多。可见重点不在锁不锁国,而是如果疫情未获控制,人家根本不敢来。
既然入境台湾人数没有比较少,何以能维持本土零感染?沈政男认为,答案就在于确实疫调与隔离。以纽籍机师确诊案例来说,当他呼拢说「不记得去过哪里」,在国外可能就此打住,但在台湾却可逼问到他「招供」,也可调阅通联纪录,甚至启动「天网」来锁定手机位置,这在欧美是难以想像的事。南韩其实也使用类似疫调手段,但因为一开始就爆发大规模社区感染而难以断根。
沈政男进一歩分析,台湾能避免病毒大规模传播,乃因早在2020年初就对从大陆返台的旅客施行检疫与隔离,而动作这么快,不是防疫人员天纵英明,而是台湾在2003年吃过SARS的亏,从此一有风吹草动就启动防疫手段,人民也愿意戴起口罩,配合疫调与隔离。
沈政男指出,除了SARS经验,台湾曾被戒严38年也是台湾人比较顺从政府的可能原因,容易被「防疫如同作战」这类说法说服,甚至对批评政府的人也会集体痛批,好像对方是卖国贼。相对来说,欧美人认为防疫有一部分是个人事务,政府管不着。此外,台湾人平常就对健康与疾病相当在意,每年花费1000亿元买保健食品,特别「怕死」。于是当瘟疫来袭,政府就成了父母官,人民为了活命也甘愿沦为幼儿了。
《纽时》说,如果国外施打疫苗顺利,重启国门,而台湾还是只能「坚壁清野」,人民不会抱怨吗?其实以疫苗制造与施打速度来看,如果大部分国家在2021年尚难达成群体免疫,多数台湾人仍会认同严格防疫的必要。至于仍有学者建议入境普筛,几个月的零本土病例已证明「隔离14天,让病毒丧失传染力」才是金科玉律。
最后沈政男说,蔡政府老说台湾因为民主自由而防疫成功,难道欧美没有民主自由吗?不了解台湾防疫细节的人归因于运气好,其实台湾人为了「零本土病例」牺牲了许多个人自由,以换取相对正常的生活。接下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必须加快取得疫苗的脚步,如果能在今年上半年开始施打,多数国人都能接受,但如果拖得更久,导致「国外都已趴趴走,只有台湾还在锁国」,那么大家的耐心恐怕也会磨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