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关金融业2021年发展最关键是哪两字?金管会副主委邱淑贞27日在一场ESG永续金融论坛中点出,2021年以来有二个字一直被提起,尤其在金融业,一是韧性(resilience)、二是永续发展(Sustainable)。

邱淑贞指出,第一就是金融机构要有足够韧性,才能承担各种可能的重大风险,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机构充份发挥本身的韧性,各国对金融机构的判断,都认为拥有庞大资本的金融机构是支持经济重要的来源,在不利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支撑了所有产业发展、 帮客户渡过难关。

第二就是永续Sustainable,邱淑贞指出,金融机构要有永续发展的策略。过去大家觉得很抽象,但其实2015年联合国就已开始呼吁要重视ESG,给出一个确定的目标,包括: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面向。

邱淑贞表示,瑞士世界经济论坛(WEF)今年发布的全球风险评估报告中显显,未来十年最大风险就是极端气候,人类对气候风险採行的措施已失灵,人类自己造成环境破坏也都是危机,另一项就是传染病的风险。

邱淑贞提出三大观察,认为ESG目标已从「思想」变成「行为」,且开始有急迫性。一、ESG成为国际上共同价值、持续提倡,大家认为重视环竟社会治理是对社会发展很重要的;二、过去企业成立的目的是获利,但现在已改变,公司成立目的要将客户、员工、供应链、所有人利益都考虑,这解除了董事在做业务决定时不会被质疑,公司重要利益考量不再是公司最大利益而已,大家对公司存在价值改变了。三、人类亲自体验到不重视ESG的不利益,包括极端气候、洪水、热浪、食品不安全造成对生物、人类的危害,思维改变。

邱淑贞指出,2020年是ESG元年,也是金管会期待金融机构要做的事。2014年金管会就开始推动CSR,2015年开始推动加入赤道原则,当时国内只有一家银行签署,现在连公股银都加入。

在ESG大趋势下,邱淑贞提醒,金融机构有三件事要注意,一、投资组合要重新盘点,金融机构就是要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从风险中取得利润,要管理这些风险,就要去检视客户、投资行为,用金融业的力量改造客户生产方式。二、金融机构要利用投资力量、授信资源分配能力与客户作协助。三、绿色金融商品的开发,让资源可分配到重视ESG的公司。

#金融机构 #邱淑贞 #ESG #风险 #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