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常空间的再设计,大家或许首先想到车站、校园等人来人往的空间。但其实遍布全台各乡镇,提供长者卫教资讯、家长带着幼童施打疫苗的「卫生所」,老旧的建筑空间也亟待改善。加上近年来预防医学、健康照护以及高龄安养等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地卫生所业务量大量增加,空间内张贴庞杂纷陈的资讯、不友善的动线,都使卫生所空间负担渐增。
今年台湾设计研究院与新北市卫生局合作《卫生所再设计》计画,先由设研院研发处进行服务设计研究后,再由设计团队「选选研」、「坐设计」操刀视觉与空间规划。首批参与的汐止、莺歌两所卫生所,从「服务设计」角度切入,重新设计空间配置、视觉指标,运用「减法设计」使动线与资讯更加清晰明确,更特别採「模组化」构建增加设施与空间的机动性,未来更可拓展至全台各地其他卫生所!这就先跟着我们来开箱首批改造的「汐止区卫生所」!
在汐止区卫生所,许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此施打疫苗,而也有不少长者会到此谘询復健、保健等卫教宣导。然而,在前期为汐止、莺歌区卫生所进行的体质检验中,设研院发现以下问题:
一、卫生所各自为单位,没有一致的印象。
二、服务动线迂迴、空间配置不合使用。
三、每年因应高峰期(流感季)需机动性的变动调整。
四、场域内资讯量过多、仰赖大量人力指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研院将卫生所再设计分为「空间设计」、「视觉设计」两个层次,并且以「可复制性」作为重要的出发点之一,让设计未来可以拓展到其他卫生所。
「坐设计」用温暖的大地色、动线改善,打造全新空间设计
1. 温暖安心的「大地色」空间计画
过去卫生所桌椅、文宣较为复杂混乱,没有统一的调性。此次「坐设计」室内空间选用中性、自然的大地色系,除了为天花板、墙壁重新上色,地坪也选用了米色、灰色、卡其色等三种色系的磨石子款式塑胶地坪,让使用者易于界定等候区、诊间、独立空间(如卫教室、谘询室)。也配合款式相近、高龄友善、容易搬运的桌椅,让整体空间更具一致性,带来温暖与安心的感觉。
2. 重新调整过去折返路径,规划流畅、直觉式的动线
卫生所内规划许多不同机能的空间,但在动线上却相当不友善,加上民眾必须要到不同的区域抽号、填表、挂号、看诊,多站式站点也导致某些区块可能一下聚集很多等候者,某些区块却完全没有人。「坐设计」团队因此将原本位在门口的挂号台内移,让民眾进到里面先经过服务台抽取号码牌,再到填写区、挂号台,使民眾进入所内后的动线更加简单明确。
除此之外,对于属「新市镇型」的汐止卫生所,常有家长带孩子注射疫苗的需求,坐设计主持设计师陈羿冲提到「我们当初观察,因为空间动线拉得很远,很多父母推着婴儿车、带小朋友来其实会手脚忙乱。这次我们将原本分散的测量、施打疫苗的空间(儿童发展室)、小朋友玩乐的游戏室、哺乳室都尽可能集中到最后方。」
而卫生所经常举办提供老年人的復健、保健等卫教宣导,原本不敷使用的空间,改用易于搬动的桌椅后,在相对小的空间,也能在设计感中更具灵活性。
3. 模组化暖白美耐板墙面,易于清洁与应用于各卫生所
走进汐止卫生所,三种单元尺寸模组化的暖白色墙面,材料内层为防火、防潮的硅酸钙板,外层则为易于清洁与维护的美耐板材质,在可能有血渍、污染物的医疗场所,可直接用酒精消毒。空间大量留白让视觉更加简练,形塑出舒适温暖的空间。
「我们希望『卫生所』未来可以像麦当劳、便利商店一样,到各县市进到卫生所都有一样的专业感」陈羿冲说。彷佛积木般方便拆解再组装的模组系统,也未来方便直接应用于全台各地,打造卫生所统一的形象。
「选选研」收纳上百个文宣、指标资讯,透过减法美学创造清晰视觉设计
1. 将视觉指标分层表示!方位、位置、说明,三种层级一目瞭然
若曾到访汐止卫生所就知道,除了墙面贴了许多卫教文宣,像是注射室、楼梯、登记处......等各种指示牌在所内贴的琳琅满目,却让民眾更加难以理解,甚至带来不安感。
此次设计团队「选选研」特别着力于资讯的整理,将超过百样的讯息分门别类为三个层级:标示「方位」的指示牌位在最高处引导各个机能空间的方向;标示「位置」者则高度较低,清楚的标出诊察室、体适能室...等空间;而其他非引导动线的细节指示牌,则属于「说明用途」层级,面积较小。让民眾来到卫生所,透过系统化的视觉引导,不会混乱而无所适从。
2. 简练视觉搭配「悬挂式」指标模组
同时,指示牌以中、英双语,以及一套专属卫生所的 icon 标示,并以 PANTONE Warm Gray 01为底色,延续空间大地色系温暖的空间语汇。
在装置上,更全使用轻盈的铝金属,制作方便拆卸、更换的「悬挂式」指标模组。方便卫生所因应流感季节可能需要更多施打疫苗的空间,或者是空间有限、需要一个场域多用时,直接更换指标、提升卫生所的机动性。
3. 方便卫生所人员使用的设计:开源字体「源泉圆体」,让服务人员也可自行下载制作输出物
此外,「选选研」所有指示牌皆运用开源字体「源泉圆体」也大有原因。选选研林唯哲总监提到「卫生所时常有各式临时性服务,许多空间会暂时转化为不同功能的服务区,但这些地方却没有指标」,选选研为此设计了一个「流动式资讯指标牌」,未来服务人员可自行上网免费下载「源泉圆体」,并利用团队所设计的格式规范公告,让所有标示具有统一性。
此外,这次设研院与设计团队,也为新北市内都会型、新市镇型、乡镇型等三种不同形态的卫生所,制定优化公卫现场的重要方针,并建构一套能够方便管理、灵活运用的改造模组,整理成未来可供其他卫生所复制、应用的「示范设计说明书」。
《卫生所再设计》从民眾、卫生所医护人员等使用者的角度切入,不只提升视觉上的统一性,期盼不论来打疫苗的儿童、来接受健康检查的成人,或者是寻求长期照护资源的老年人,都能有更亲切舒适的使用者体验。
设研院张基义院长也表示「此次计画的方针,是建立卫生所的一致形象,传递安心、专业感,进而能让民眾从『被动』接受医疗服务,转变为愿意『主动』接触卫生所,并产生更高度的信任与连结,因此特别导入服务设计研究,从就诊流程及服务动线本质上的改善,并提升服务的机动性。」让民眾除了施打疫苗外,未来无论在「预防医学」、卫教活动,都能想到卫生所,成为社区中重要医疗与卫生把关的重要站点。
(本文由 MOTTIMES明日志 提供授权转载,原文刊载于此: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2330&type=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