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太总署(NASA)火星探测车「毅力」号(Perseverance)周四顺利抵达火星,展开搜寻古微生物生命迹象的两年任务。
据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NBC News)和《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18日报导,近40年前,NASA就已开始搜寻火星上的生命,想要证明,这红色星球没死。
当时两台维京号(Viking)探测车传回的数据显示,火星土壤内有如细菌般的生物。不过进一步分析后,最初的乐观转为失望,在这耗资10亿美元(近280亿台币)的实验后,NASA模棱两可又空洞地宣布,火星可能没有生命。
如今NASA重新探测火星,寻找微生物,但採取了不同的做法。「毅力」号寻找的,不再是新陈代谢的化学迹象,而是要寻找沉积物。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要是火星曾经有过生命,那死亡遗骸一定会超过活生物,也因此比较容易找到。「毅力」号降落的地点是耶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它看来像是水已乾涸的湖盆,而要寻找乾掉的遗骸,简直宛如天堂。
而「毅力」号所採集的样本,将会送返地球,由实验室加以分析。要是真的发现火星生物,也会在地球上发现。不过,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只是有趣的科学故事了。这就像哥白尼革命般,将彻底改变人类对自身重要性的观点。
要是火星真有生物,而这些生物又和地球生物般,有同样的DNA生态,那或许意味着生命可能是流星撞击,意外向外扩散。而远比这更可怕的,就是从中发现,地球与火星上的生命起源不同,太阳系中有「第二个生命起源」。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生命在宇宙中是很普遍的。要是如此,那几乎就能确定,在银河系的无数行星上,生命可能已进化为智慧生物。也因此,寻找火星生命应该能迫使人类放弃自诩为万物之灵的想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