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内有2处国家级重要湿地,肩负维持生态系统稳定运转的使命,县府建设处为使民眾了解湿地重要性,日前分别在花莲溪出海口及光復乡马太鞍湿地办理系列讲座及走读小旅行,亲切活泼易懂的课程,吸引近百位民眾参与。
花莲溪出海口是洄游鱼类连结陆地与海洋的重要脐带,亦是在地渔民捕捞鳗苗的地方。花莲县府邀请台湾大学渔科所所长、财团法人台湾区鳗鱼发展基金会董事韩玉山,办理2场次小旅行活动,带领民眾至溪口,实地分享鳗鱼研究的点滴与鳗苗捕捞的歷史。
民眾在韩玉山带领下,在花莲溪与太平洋交会处,看见黑尾鸥、东方环颈鸻、小白鹭、岩鹭等鸟类,尽情享用来自海洋的鱼苗外,亦看到来自海岸山脉的火成岩与中央山脉的变质岩,演译欧亚与菲律宾海板块相互角力的结果。
花莲县府于马太鞍湿地办理台湾火刺木復育工作坊,由台湾山林復育协会执行长蔡智豪及讲师陈欣一,分享由栖地与生物多样性角度考量生态植栽,了解如何在景观与植物生态功能中取得平衡。
蔡智豪指出,台湾火刺木的復育首在找到原生母株,先扦插方式扩大族群量,取得足够数量后採果播种发芽;臺湾火刺木阿美族名Alemet也是马太鞍部落最年轻的年龄阶层名,代表串连生态与文化的復育已然开始。
此外,县府亦在马太鞍湿地办理「找回记忆中的鱼工作坊」,介绍当地建立良好环境復育本土鱼类的条件,讲解「生产者总量>初级消费者>顶级消费者」金字塔型结构下,本土鱼类如何抑制外来鱼类,达成生态新平衡。
花莲县府表示,花莲有许多丰富的生态与原住民文化,湿地更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场域,期盼能透过推动自然小旅行及復育原生种,让民眾了解生态保育重要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