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最上号」(FFM-1)3日举办下水仪式,该舰虽然是海自新型「多功能护卫舰」(FFM)的1号舰,但由于设备在初步测试中出现故障,反而是2号舰「熊野号」(FFM-2)已于去年11月下水。
「最上号」的下水仪式于日本九州长崎市的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举行,有望于2022年正式服役,这也是自2017年10月「不知火号」护卫舰(DD-120)之后,首度又有海自舰艇于该造船厂下水。「最上号」原定去年11月下水,但轮机设备却在测试时发生故障,无法准时交付,导致下水时程延宕数个月。
海自「多功能护卫舰」标案当初包含三菱重工、日本海事联合造船和三井造船等3家竞争者,最终虽由三菱重工得标,但三井造船也成为该厂商的合作伙伴,不仅协助设计船舰,更担当「熊野号」的建造任务,结果动作反而比主承包商三菱重工快一步。
海自为加强整体战力,近年来进一步将资源投注于水面作战船舰,但也被迫减少传统上最为重视的扫雷舰艇数量。为弥补其损失,「多功能护卫舰」除防空、反舰、反潜武装外,还拥有简易水雷布放装置、无人扫雷载具、扫雷声纳等装备,以减轻专业扫雷部队的任务压力。且由于海自长期面临人员不足的窘境,「多功能护卫舰」特别注重自动化设计,其标准排水量约3900吨,却仅需约90名船员便能操控,约为同等级作战舰的一半。
目前每艘「多功能护卫舰」的造价约为500亿日圆(约新臺币130亿元),初步规划建造10艘,不过为取代阿武隈级、初雪级、朝雾级等旧型舰,未来建造总数可能达22艘之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