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长柯文哲推动智慧城市,从2019年起推动智慧号志四年计画,第一处内科、南软等周边9处主路口设置AI感测智慧号志后,只要车流量大,就自动延长绿灯通行秒数,至今上路满2年,内科周边旅运效率缩短4至5分钟,而基隆路、信义及光復南路周边10处路口去年设置智慧路口号志后,旅运时间也缩短7至8分钟,北市交通局长陈学台预估2022年将完成93处智慧号志,提升全市行车效率。
北市交工处长叶梓铨指出,北市智慧路口四年计画,目标设置55处动态号志系统、38处行人感应性系统,共计93处,至今已完成19处动态号志路口,13处感应性路口,并且为了提升主要干道的行车效率,也在13处行人路口设置感应性行人号志,若无行人通行,路口将会延时转换为行人绿灯,但为避免行人站在感测器监测得到的范围内,智慧号志会在3至4个周期后,转换为行人绿灯。
叶梓铨表示,目前智慧号志除已经建置的内科南软、及基隆路部分路口,今年还会将基隆路的智慧号志继续往南延伸至辛亥路,今年还会设置12处,明年则会设置13处,他说明设置标准,只要是路宽达6线道以上、距离上下路口200公尺、离峰行人少等独立路口,将评估设置感应式行人号志。
此外,交控中心主任王耀铎说,北市的智慧号志自2019年试办后,改善整体路口服务水准,并让平日车辆的旅运时间平均缩短8.9%、假日缩短16.2%,并且去年透过智慧号志让整体停等塞车时间减少36万2117小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14公吨,减少行车油耗50万9222公升,预估节省下至少三座大安森林公园能解决的碳排放量,共可省下约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