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着名风景区鲤鱼潭,近日被发现潭面冒出大面积红色悬浮物,乍看犹如油污,还散发出臭味,游客走避,商家担心遭污染,花东纵管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委托国立东华大学调查,确认是葡萄球藻,孳生疑与温差大有关,虽然无毒也不是外来污染,但为防止扩散,已放置吸油棉拦截。
位于寿丰乡的鲤鱼潭,每逢假日,不少游客到这里环潭健走、爬步道,或是踩脚踏船、划独木舟等水面游憩活动,今年县府太平洋灯会也移师到当地展览。春节年假过后,却有民眾发现潭面出现暗红色,靠近还闻到异味,红色悬浮物主要分布在潭北、潭西附近。
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管理处鲤鱼潭管理站主任蔡威平表示,经委托国立东华大学学者调查,确认是无毒的葡萄球藻。学者推测,应是近日温差大,带动湖底水流,底泥营养盐遭到翻搅,加上近日天气比较热,让藻类大量孳生。
蔡威平说,经学者解释,葡萄球藻是无毒的天然物质,会自然沉到湖底,过去也曾发生过,但这次面积确实比较大,影响到景观,因此先布设吸油棉和拦油索,尝试吸附藻类。
鲤鱼潭长年有优养化问题多年,2016年尝试流放超过5000尾原生种黑鲢、白鲢,截至去年成效良好,流放物种经追踪可长到30公分长;预计今年还会流放3000尾会吃藻类、浮游生物的黑鲢,透过自然生态形成,逐年改善鲤鱼潭水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