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不同族群或意识形态的人,对228事件各有诠释与认知,而原住民族与228事件的关系,却显得隐晦,鲜少被讨论;国史馆台湾文献馆推出《台湾原住民族与228》常设展,重新检视原住民族在228事件中的角色,以及面对的挑战。
国史馆长陈仪深表示,228事件对台湾各族群都造成重大衝击,因为台湾文献馆典藏很多早期史料,因此由文献馆汇整策展,希望透过原住民族的观点,呈现原住民族在228事件中的角色;而据檔案、口述史的记录,显示原住民族各有不同的态度,包括中立、协助保护外省人,还有人以个别身分参与反抗等。
1947年228事件发生时,原住民族虽同受波及,或因当时部落社会稳定,山地乡长皆为原住民族,还有过去对抗日本的惨痛经验,因此选择先稳固族人生命;邹族高一生等人还提出「高山自治」跨族群会议,希望以原住民族为主体,规画高山自治县。
后来,原住民族菁英高一生等人被罗织罪名,甚至枪决后才收到不起诉书,造成生命、名誉无法挽救的遗憾,还有后代子孙的惊恐,在后续的白色恐怖中噤声,甚至逐渐凋零消失。
原住民族转型正义并非只有政治和解,土地、语言、文化、生活的自主,仍是未竟之业。台湾文献馆常设展分为征服与现代性、政权更迭、228事件的抉择、觉醒与顿挫,及创伤、平反及未来5大主题,除自身檔案外,引用搜罗国史馆、国家发展委员会檔案管理局等馆檔案资料,展场在史蹟大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