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逢严峻乾旱,而在纸风车剧团客家亲子剧《雨马》中,也描述一个因水情吃紧而面临病毒侵袭的国度,今(11)晚于国家两厅院艺文广场进行演出前总彩排,紧扣时事议题的故事,加上美丽又气势十足的巨大雨马艺术装置,吸引百名观眾一睹为快,看着演员又唱又跳,在一首首客家歌谣下度过愉快夜晚。
《雨马》改编自作家小野的同名绘本。此回他担任编剧,为旧故事融入新剧情。小野表示,故事中有两族共存,一个是遗忘过往歷史、向往美丽的花族,一个是经过灾难后逃到花族所在国度的猴族,彼此背负不同伤痛,被传说为怪兽的雨马,为两族带来和解的祝福。因应疫情,他也为故事加入「猴痘」疾病情节,呼应时事。
雨马在故事中是两族相互理解的关键,在演出现场则是最为吸睛的焦点。当它伴随白烟,喷着蒸气登场时,观眾无不拿起手机抢拍,为演出留下纪念。小野说,看到道具制作完成时,非常兴奋,童话里的雨马本是在天空飞翔,但演出设定于户外,团队讨论后,决定要将道具做的「越大越好」,达到最佳效果。才有这只高达10公尺高的雨马。
小野的父母皆是客家人,有客委会支持制作的《雨马》也添入不少客家文化元素,如绘有繁花图样的马儿道具、客家歌谣、客语台词等,让不擅说客语的小野,从中重新学习客家文化。他表示,客家人重视家庭关系,剧情里猴王与猴族王子的世代衝突、花族兄妹间的相依为命,也是体现客家文化一环。
纸风车剧团团长任建诚表示,纸风车累积多年到偏乡巡演的经验,《雨马》演出特别呈现三面舞台,像把观眾包起来,希望给观眾不一样的看戏感受。因去年接连遭逢疫情与火灾,让制作格外困难,但却有更多时间可将相关设计做的更有创意,突破自己。本周末于国家两厅院艺文广场演出外,也有直播可以欣赏,3月25日至3月28日于国父纪念馆中山公园喷水池前广场有静态展示,还有行动剧。
小野表示,纸风车去年遭遇很大的火灾,先前测试道具时,大家在雨天下缓缓推着雨马,「就觉得这雨马很像纸风车也好,台湾社会也好,甚至是我们的歷史这样,走得很慢,但一直在往前走。希望这雨马能给纸风车信心重新出发,也给全台湾人祝福,给世界带来祝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