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代曾佩瑄母女及团队探索拍摄郑汉步道,由老师解说古道命名及故事。(移民署苗栗县服务站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新二代曾佩瑄母女及团队探索拍摄郑汉步道,由老师解说古道命名及故事。(移民署苗栗县服务站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新二代曾佩瑄母女及团队探索拍摄郑汉步道。(移民署苗栗县服务站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新二代曾佩瑄母女及团队探索拍摄郑汉步道。(移民署苗栗县服务站提供/谢明俊苗栗传真)

由移民署主办的「第7届新住民及其子女筑梦计画」评选结果日前出炉,就读苗栗头份市建国国中的新住民第2代曾佩瑄与越裔母亲逢氏英,以及同学张玟慈、邓惠云等以「影出古道新足迹」为题获选,将踏查拍摄苗栗县内6条古道,落实新住民融合本地生活的最佳例证。

移民署从7年前开始,为鼓励新住民能充分融合在台生活,特别成立筑梦计画,由移民署资助新住民完成个人梦想或是工作计画,今年已迈入第7届。

建国国中学生曾佩瑄与来自越南的母亲逢氏英,先前就曾参加过移民署海外培力计画,在得知移民署推动的新住民筑梦计画后,由学校老师黄秋香的协助指导下,与同班同学张玟慈、邓惠云共同提出拍摄介绍苗栗县内6条有特色古道短片计画,经送移民署审核后,与其它33组新住民团队入选,是苗栗县内唯一入选的团队。

曾佩瑄等人挑选拍摄的第1条古道,是位在造桥育达科大后方的「郑汉古道」,拍摄当天,移民署苗栗县服务站也派员全程参与,由专业导览老师详细解说古道命名由来,是纪念救溺牺牲的郑汉,现场立有「郑汉步道纪念碑」并刻有「人溺己溺」的题字,整条古道跌宕蜿蜒,沿途草木扶疏,非常幽静美丽,适合老少民眾前来漫行。

曾佩瑄母女和团队透过筑梦计画,由专业老师教导影片拍摄与剪辑技术,并由逢氏英越南语来介绍古道故事,以中文及越南语纪录制作成影片,透过社群平台让更多人能认识古道并吸引前来旅游。

移民署苗栗县服务站站主任张金顺表示,这次的计画能让大家探索平常少注意到的古道,希望透过影片的制作以及网路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古道,也让新住民能更加融入本地生活。

#新住民 #移民署 #古道 #筑梦计画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