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降雨量少影响,台东县池上乡的富兴溼地其中原有1公顷左右、水深1米以上的湖面,如今只见乾枯的湖底和死亡的蚬壳。(蔡旻妤摄)
受到降雨量少影响,台东县池上乡的富兴溼地其中原有1公顷左右、水深1米以上的湖面,如今只见乾枯的湖底和死亡的蚬壳。(蔡旻妤摄)
降雨量不足,台东县池上乡的稻田龟裂,农民担心缺水的稻穗恐变成「空包弹」。(蔡旻妤摄)
降雨量不足,台东县池上乡的稻田龟裂,农民担心缺水的稻穗恐变成「空包弹」。(蔡旻妤摄)
降雨量不足,台东县池上乡的稻田龟裂,农民担心缺水的稻穗恐变成「空包弹」。(蔡旻妤摄)
降雨量不足,台东县池上乡的稻田龟裂,农民担心缺水的稻穗恐变成「空包弹」。(蔡旻妤摄)

台东县池上乡卑南溪畔的富兴溼地拥有丰富生态,台东林管处将其规画为林业生态园区,不过降雨量少,当地的社区工作者发现园区内原本5个大水池,1个已完全乾枯,忧心原生物种将缺水难以存活。

地面乾枯、龟裂,到处都是已经死亡的蚬壳,池上富兴湿地其中1池,原有1公顷左右、水深1米以上的湖面,如今只见乾枯的湖底,仅剩下的2小处、约4坪大小的水池,水中只见外来种的吴郭鱼、溪哥、泰国鳢等,却不见菊池氏细鲫、牛屎鲫等原生种的踪影。

池上乡富兴社区专案经理林国钦表示,由于原生种鱼类体型比较小,无法与泰国鳢跟吴郭鱼竞争,原生种应该都快被外来种吃光了。

此外,除了原生种鱼类受到威胁,近来雨量少,湿地周围原本长满在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中,列为濒危的克拉莎,及区域灭绝、睽违40年重现池上的赤箭莎等,这些湿地植物也因为缺水逐渐枯萎,甚至被其他耐旱的强势植物覆盖。台东林管处育乐课长林孟怡回应,林管处会请研究团队持续监测,才能了解缺水对于这些生物的影响情形。

由于富兴湿地是自然涌泉,过去曾经是附近农民缺水时引水灌溉来源,如今降雨少,卑南溪上游被截流做灌溉,地下水位又不断下降,当地居民则担心,湿地如果持续无水,恐怕会对生物造成严重衝击。

另外,乾旱情况未见好转,池上稻田龟裂,古井也见底,农民担心4月水稻面临授粉入浆期,缺水稻穗恐变成「空包弹」。

#湿地 #富兴 #原生种 #缺水 #乾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