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湾年平均降雨虽达2,500公厘,但丰枯水期降雨量悬殊,丰水期雨量暂八成、枯水期仅两成,加上地形坡陡流急,水资源不易蓄存利用,目前水资源利用率仅18%,尚有提升利用空间,必须设法将丰水期多余的水量加以蓄存,蓄丰济枯以供枯水期使用。
水利署指出,臺湾地狭人稠,水库新建困难情况下,需透过各项蓄水设施调蓄水资源,例如106年完工之桃园中庄调整池,为石门水库于颱洪期间原水浊度升高时提供紧急备援水源;目前兴办中之鸟嘴潭人工湖,112年完成后新增水源可减少彰化地区抽取地下水,同时达到减缓地层下陷功能。此外,为了增加水库容量,近年持续扩大办理水库清淤,109年清淤量1,440万立方公尺为歷年最高,达到歷年平均2.6倍,同时也完成了曾文水库心层加高蓄升水位增加5,500万吨容量,在臺湾有限的水资源开发空间内增加蓄水,提高供水韧性。
另外,近年针对易淹水聚落的保护,透过在地滞洪理念,将原本会造成聚落淹水的水体,利用周遭或上游农田,以加高田埂或农路加高来蓄洪,可减少淹水灾情,同时补助地下水,面对未来枯水期可能之缺水风险,滞洪设施除防洪减灾功能外,其滞洪水体亦可检讨作为枯旱时期水源调配之用。
水利署补充,利用高速公路交流道闸道空间蓄水是韧性治水的标准作法,于豪大雨时蓄存区域径流水,减少对下游衝击,可增加滞洪空间降低淹水风险或进一步提供水资源运用。国外已有如荷兰鹿特丹高速公路匝道、新加坡深隧道阴沟系统等案例,国内也有案例,例如嘉义交流道已设置水扑满,国道6号爱兰交流道、鼎金系统交流道及沙鹿交流道等早已设置滞洪池等,并非纸上谈兵。水利署后续将视抗旱需要再洽相关部会研议,让蓄存的水量可以提供抗旱水资源利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