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去年7月委托国立联合大学办理「1895年乙未战争—苗栗县境内战役调查研究计画」,29日客家委员会主委杨长镇等人前往苗栗市营头岽及铜锣乡吴氏宗祠勘查,了解乙未战争苗栗两大战役遗址之一营头岽相关史蹟及环境。
客家文化发展中心表示,继去年8月于苗栗竹南尖笔山举办「1895年乙未战争尖笔山之役─战场寻迹」史蹟调查活动后,29日杨长镇、客家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金梁、国立联合大学客家研究学院院长林本炫,以及苗栗市长邱镇军、铜锣乡长谢昌年等人前往苗栗市营头岽及铜锣乡吴氏宗祠现场进行探勘。
营头岽地处海拔152公尺,北临后龙溪东接苗栗平原,居高临下,为苗栗市重要的战略据点,亦为1895年乙未战争苗栗县两大战役战场之一,而铜锣乡吴氏宗祠则为年抗日义军统领吴汤兴家族的宗祠,其号召乡里组织义军抵抗,在与日军双方战力悬殊的况下,仍带领义军视死如归,奋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英勇表现足为后世景仰。
杨长镇表示,客家委员会重视有关乙未战争的研究,以及客家在乙未战争中的文物史蹟调查,希望透过研究计画,重新走访古战场,在丰厚的歷史研究基础上,结合地方政府的力量,让民眾有机会重新了解这段歷史。
林本炫说明,目前研究已累积丰硕成果,将持续进行田野调查和民间耆老访谈,深入挖掘乙未战争事蹟,致力典藏文史资料,并能将「苗栗市营头岽」和「铜锣乡吴氏宗祠」成为缅怀先人奋勇抵抗的重要史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