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上周外资净流出大陆股市达15.16亿美元,对印度股市也净流出2.95亿美元,但这两地的股市在上周却分别上涨2.45%与2.08%。此外,台湾与韩国股市在上周分别吸引外资买超7.89亿美元与11.55亿美元,股市也分别上涨1.63%与2.36%,可见美国公债殖利率的暂时回稳,让以科技为主的东北亚股市再度展现吸金能力。

多数东协股市还是承受外资净流出的压力,仅有越南与泰国是「唯二」的亮点。越南股市在上周虽然只吸引了0.15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入,但大盘指数却上涨5.36%,涨幅高居亚股之冠;此外,泰国股市也吸引了1.02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入,大盘指数上涨1.36%。

摩根投信市场洞察团队环球市场策略师林雅慧表示,美国公债殖利率的上升,对金融与周期性类股等价值型股票的利多,会大于以科技为主等成长型股票;然自上周起,在市场买盘的支撑下,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反弹的力道已经受到控制;所以才让以科技股为主的台、韩股市再度重拾外资吸引力,并让大陆与印度等以周期性产业为主的股市,出现小幅度的外资净流出压力。

林雅慧表示,现在市场已经预期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有可能在4月就来到2%附近,但之后便会持平;因此对股票投资人来说,对成长型与价值型股票採取均衡配置的策略,反而比较适合当下的情境。

此外,虽然市场还在关注通膨议题,但名目通膨的上升,并不意味着核心通膨的走扬,尤其科技与网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压抑核心通膨,这也意味着以科技主为主的东北亚股市,在今年还是值得期待。

林雅慧表示,以产业获利的角度分析,能源、工业、周期性消费与金融等产业,2021年的表现会优于科技、医疗与通讯;但若参照市场目前对亚股在2022的获利分析,周期性消费、通讯与科技的获利将分别增长31.8%、23.8%与20.8%,表现反而优于能源、原物料与金融等相关类股,可见对长线投资人来说,亚股今年出现的类股轮动,反而会扩大股票投资人的选择。

摩根中国A股型产品经理张致寧指出,大陆股市今年的表现恰好说明这样的趋势。虽然今年以来大陆的科技类股修正明显,但三月的官方制造业PMI却升至51.9,创下自去年三月以来最大升幅,也带动了新订单指数的回温,并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復甦;而非制造业PMI指数更衝至56.3的强劲扩张水准,这也反映了大陆经济的復甦相当全面,所以即使科技股修正,但大陆股市的投资亮点也不再仅限于去年的「疫情受惠产业」。

张致寧表示,由于过去的修正,目前MSCI中国指数的RSI相对强弱指标,已从年初的「超买区」进入现在的「超卖区」,但海外陆资股在去年第四季的每股获利平均增速却高达32.1%,明显高于去年第三季的16%,可见海外陆资股票的获利回升趋势不变,短期技术面的调整,可能是长期布局的良机。

#亿美 #大陆股市 #为主 #东北亚 #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