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文物馆与中正大学重构大学路计画团队合作办特展「记『疫』记『忆』」,并在今8日举办一场「乡之博物馆─药史之旅」,由「七星药局」药师父子吴嘉文、吴至铠引导参与民眾走读民雄,认识早年的药包文化。
「记『疫』记『忆』」邀请策展人吴嘉文亲自解说「时代里的生活美学」,展场中展出吴嘉文多年收藏,包括日治时期的药品商业挂报、绝版寄药包,以及吴嘉文手绘歷史街景、民雄市场职业别明细图等,看着具歷史感的展品,听着吴嘉文的解说,观眾彷佛走入时光隧道。
吴嘉文说,日治时期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又缺乏,看医生要走很远,且费用又高,所以才有药品宅急便「寄药包」行业产生,当时药厂会雇用推销人员,将许多成药分装后放进药袋内,再背着药箱挨家挨户卖药,「寄药包仔」还会直接把药包寄在民家,再定期到府补充药品,久而久之,卖方与买方就培养出感情来,因此产生这种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所发展出的特殊商业模式。
吴嘉文说,自己从小喜欢搜集极具美感的物品,多年前开始搜集药包,今现场展示40个药包只是他收藏的10分之一,并推崇当时的药包艺术,兼顾到当时识字的人不多,透过图片让大人、小孩知道要吃什么药。
吴嘉文导览后,接着由吴至铠接力,带领大家走访民雄,沿着街区介绍当地美食、消暑冰品、文化地景等,边寻找文物馆内吴嘉文手绘地图、常民老照片的现景,打开人们记忆的锁,重现民雄时光旅途。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