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随时掌控台中市各大河川水质情况、强化河川稽查作业,台中市环保局结合智慧科技,目前已在全市河川共布设30台「水盒子」,可全天候监控水质,有效掌控非法排放废水的情况,对于近来因缺水引发的河川缺氧问题,也可以即时掌握并紧急处理。

环保局长陈宏益表示,以往针对水污染情况的稽查方法,必须由稽查人员到现场进行採样后,再送到实验室做分析,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为解决此问题,市府向行政院申请布设水盒子补助,首先针对高污染潜势热区下游布设,可即时监控河川的水温、溶氧量与导电度、PH值等。

陈宏益进一步说,此方法可克服业者利用下班或假日时间偷排废水、让稽查人员忙于稽查採样的情况。他并举例,去年11月,环保局在丰原一处多次遭检举的易污染河段布设水盒子,果然监测到水质异常,稽查人员透过此资讯掌握非法工厂违法排放的周期后,再佐以云端监视器搜证,顺利查获电镀厂偷排废水的情况。

陈宏益说,经採样检测,该工厂放流的废水导电度高达6630μS/cm,且其水中悬浮固体、化学需氧量都超过标准,环保局依违反《水污染防治法》开罚25万元。由此可证明,透过水盒子的即时通报,可帮助稽查人员立即採集放流水样,缩短应变处理时间。

除了可以协助水污染採证,陈宏益说,近来许多河川水量大减,使得河川溶氧量偏低、甚至部分河川出现鱼群死亡,水盒子也可针对此情况即时通报,目前环保局与水利局、第三河川局、农委会农田水利署已成立「死鱼清除暨水质异常通报平台」,只要监测到异常情况,可在鱼群为死亡前先做应变措施。

#水质 #河川 #监控 #水盒子 #环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