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预估已有超过50万辆电动自行车,儘管法规限速不得超过25公里,但改装、超速违规现象却变多。蓝委许淑华日前在脸书贴文提到,警政署统计电动自行车肇事比率逐年攀升,近五年增加13.88个百分点,修法让电动自行车挂牌纳管,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绝非一劳永逸的万灵丹,若电动自行车为私自採买非法零件或请店家违法组装,将成为法律漏洞。有超过9千名网友按讚并留言,「真的说出我们的心声了」。
许淑华15日在脸书提到,修法让电动自行车挂牌纳管,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但绝非一劳永逸的万灵丹,若电动自行车为私自採买非法零件或请店家违法组装,将成为法律漏洞,加上监理稽查单位和警察人力长期不足等问题,若交通部没有完整配套措施之下,恐失去原先修法的目的。
因此许淑华认为,对于保障全国用路人立场而言,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汽车强制险有其必要性,透过公权力制定强制保险,是对全体用路人的保障。因此,非法车辆横行之下要如何落实强制保险永续经营,需仰赖政府跨部会整合。
不少网友则是认同地说,「委员真是用心,每个关于民眾的食衣住行,都勤于关心规划建议」、「已经连续造成重大伤害!希望不要有类似情况发生」、「电动机车早就要纳管,路上一堆闯红灯,想怎么骑就怎么骑,也没办法举发」。
文章来源:许淑华脸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