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候工室原为港务局员工候船处,乘载高雄港发展的缩影。透过市府规划,高港候工室将结合驳二艺术特区与大港桥,蜕变为崭新的亲水港湾,将旧码头再造为高雄人休閒娱乐和歷史教育的新去处。
走过高港半世纪,候工室转型旅宿再出发
位于驳二特区的「高港候工室」,矗立于高雄港畔已超过半世纪,1968年兴建的3层楼建筑,原是港务局员工在上船工作前,等候与休息的场所,后改为员工宿舍,吹熄灯号后閒置多年,成为高雄港发展的歷史轨迹。
高雄港区土地开发公司继栈贰库、大港桥开发后,计画将高港候工室活化再利用。为了让旅客体验早期高雄港发展歷史,将原有90多个房间,设有澡堂和食堂的候工室,保留原有空间结构,以旅宿功能结合商业再生利用。经公开招商后,选定高雄在地的「帕铂舍旅」承岗开发公司,于近期举行签约仪式。未来候工室将变身为时尚旅宿,串联起驳二特区的旅游动线。
揉合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理念的品牌精神,新生的候工室以「高港候工室˙PAPO’A」定名,名称的英文与拍手鼓掌的臺语发音接近,象徵为高港及旅客鼓励喝采。根据规划,候工室地上3层保留原貌整修活化,于旅宿空间呈现建筑歷史感。室内以沈稳的原木色调,融入在地文化元素营造优雅时代感,空间规划30%作为商业用途,70%为旅宿,建筑后方保留既有驳二艺术特区的绿荫平台,以此融和基地与驳二周边展演空间的边界。有鑑于驳二特区遮荫空间较少,未来将打除候工室邻轻轨区既有围墙,并透过铺面、灯光及绿荫造景,扩大旅客遮荫休憩区域。
高雄港区土开公司表示,未来将藉由每年4场行销活动与周边驳二艺术特区大勇仓库群、蓬莱仓库群及大港桥高港栈库群相连结,希望能扩大高雄港区的人文艺术量能。
随着首座水平旋转桥「大港桥」启用,7号码头「HOLO PARK映像盐埕」光禹浮空剧院生活广场开幕,驳二码头作为高雄观光旅游焦点始终人气不坠,守望高雄港半世纪的高港候工室,预计明年第一季华丽变身,成为最靠近港边的特色旅宿,左拥驳二、右拥轻轨的绝佳立地,预期将于疫情后再掀新的旅游话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