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斥资2.5亿元在台南市安定区兴建全台南最大滞洪池「苏厝滞洪池」,3年前完工,以改善溪尾排水因受曾文溪河水倒灌,内水难以排出问题;为了使民眾有贡多休憩空间,台南市政府向中央争取前瞻计画经费,进行周边景观改造,去年7月开工,于本月27日完工,将滞洪池除防洪功能,另融入水岸景观游憩与王船文化意象,提升在地观光价值。
过去溪尾排水因受曾文溪河水倒灌,内水难以排出,导致安定区苏厝里、苏林里都曾传出淹水灾情。苏厝滞洪池2018年完工后,当曾文溪外水位高于溪尾排水,出口闸门自动关闭,水位由溢流堰入流至池内;当曾文溪外水位低于池水位时,池内蓄水由滞洪池西南侧自动闸门排出,降低下游淹水的风险。
台南市长黄伟哲今天出席竣工典礼;他表示,曾文溪河水若溢堤,水会淹到安定区,为了提高防洪,目前在安定区兴建苏厝、港口滞洪池,前者滞洪量可达140万吨,后者为88万吨,未来这里将再兴建第3座滞洪池,其滞洪量有58万吨,已于去年4月开工,预计今年底将完工。
为使民眾有更多休憩空间,南市府水利局向中央争取经费,办理苏厝滞洪池周边景观改善计画,总经费5000万元,其中的78%由经济部水利署以前瞻全国水环境改善计画经费补助,另外22%由地方政府自筹分担。去年7月16日开工,昨日完工,未来苏厝滞洪池除了防洪外,还兼具观光与环境教育的功能,是优质户外学习、休閒运动好去处。
水利局表示,苏厝滞洪池种植1428株乔木,混植光腊树、苦楝、枫香、乌心石、台湾梭罗木等13种原生树种,营造多样性的栖地环境,也提供民眾遮阴休憩;最后在生态教育上,结合滞洪池出现棕沙燕的特点,营造生态解说观察据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