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不雨,台南市多处的绿竹笋田出笋量不佳;白河区笋农林世宏苦嘆,他2分地的笋田,以前一周可採100公斤以上的绿竹笋,但今年天不降甘霖,大排也没水,自3月採收以来,竟只收到2条,让他无语问苍天。农委会主委陈吉仲5日南下会勘允诺列入天然灾害救助,以最快速度协助农民度过难关。
陈吉仲今天上午至白河区2处田区视察绿竹笋生长情形,第1处农友张国祯的田区因有设置滴灌节水设施出笋情形良好;不过来到第2处农友林世宏的田区,因未设置滴灌节水设施,生长期没有雨水滋润,也没有地下水井或大排的水源能灌溉,几乎完全无产量。
林世宏说,自3月採收至今,只採收到2条绿竹笋卖,加起来可能连1公斤都不到,一丛丛的绿竹笋,平均每丛肥料钱500至1000元不等,这里有近百丛的绿竹笋,可想而知,之后採收所卖的钱,一定连补贴肥料的成本都不够,「他种了20多年的绿竹笋,产量从来没这么惨」。
「是否设置滴灌节水设施,产量真的有差!」陈吉仲指出,张国祯因3月申请滴灌节水设施补助,利用精准用水,减少水的需求;反观,林世宏没有这种滴灌设施,也没有水源,等同完全要靠老天爷,所以去年政府积极跟农民宣导乾旱的因应,但仍传出农损。
陈吉仲说,这周会请市政府、农改场等人员至麻竹笋、绿竹笋田间会勘,收到公文后,农委会将立刻公告天然灾害救助办法,农民若符合救助标准,每公顷可获得3万6000元现金灾害救助,并额外提供每公顷3万元有机肥料资材补助,5月底梅雨季来临,需要施肥时就能用到。
台南市政府农业局农务科长苏信姿表示,南市竹笋种植面积约3856公顷,其中有2314公顷种植绿竹笋,另1542公顷种麻竹笋,现阶段的竹笋灾损情形和个别损失率,有待农民向各区公所通报后,才能进一步统计厘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