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拥有丰富的天然渔业资源,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为让民眾了解海鲜、海洋食材,打造「旬鱼慢食-生态厨房」,并搭配母亲节、端午节,推出一系列课程活动,邀请民眾一起认识海洋、学习食鱼文化。
食安已逐步成为民生重视议题,海科馆为让民眾能正确挑选、烹调海鲜,进而享受其美味,推出「石花月」、「海味手作粽」、「草包与飞鱼卵大烧卖」等课程,进一步了解食材的来源、特性、营养。
海科馆长陈素芬说明,食鱼文化除了成人教育外,应从小扎根,孩童若从小接触并融入其中,能从而体会海洋资源的珍贵,馆长进一步指出,国人普遍不了解渔获的来源为本地或进口、养殖或捕捞,但透过生态厨房,让民眾自行就地取材、运用资源,不仅能了解食材的来源与特性,也能推广食鱼文化,是一举数得。
海科馆产学交流组博士陈丽淑表示,海鲜营养价值高,烹饪并非难事,只要先熟识海鲜食材特性、具有基础烹饪技巧,即可在家简单料理,她说,这次课程规画包括,认识海藻、鱼、虾、贝及头足类、如何正确挑选海鲜、了解食材特性、海鲜营养成分,以及烹调注意事项,专业导师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介绍,让学员在吸收知识外,更能习得料理技巧。
其中有一道学习料理名为「石花月」,海科馆指出,春天的潮间带犹如铺了一层毯子,各式各样的海藻开始大量出现在北部及东北角海岸,可经常看到民眾在路旁曝晒石花菜,透过课程不只能让学员认识海女、海藻及石花菜,也能手作好看又可口的果冻花,因应近期即将到来的母亲节,造型犹如可食的海味康乃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