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计总处今公布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2.09%,创38个月来新高;官员解释,主要是去年疫情爆发,导致油料费、旅游服务「基期甚低」的影响,加上农产品受天候影响所致;4月趸售物价指数年增9.62%,为97年8月以来新高。
欧美各国把通膨目标订在2%,主计总处官员表示,通膨除了看数字外,还必须符合全面性、持续性、显着性等3大因素,预测5月仍受基数低的影响,CPI突破2%的机率仍高,待6月以后,油料费、机票价格等,低基期的因素慢慢消除,物价压力会逐渐舒缓,强调物价上涨是短期因速,「目前没有通膨疑虑」。
官员举例,108年4月国际油价每桶高达70美元,去年因疫情爆发,油价只剩下17美元,现在又来到每桶63美元的水准,这说明了油料费、机票等涨幅显着的原因。
而行政院稳定物价小组关注的17项重要民生物资,4月平均年增1.49%,以牙膏及牙粉涨8.33%最多,鸡蛋涨6.47%次之,衣服清洁剂也涨3.91%,米价涨幅为2.32%。
以每月消费支出8万元的家庭为例,4月较上年同月支出最多的项目为油料费,支出增加692元,运输费亦增加314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